脑包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440页(2382字)
一、概述
脑包虫病(brain echinococcosis)又称脑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狗综虫)的幼虫(棘蚴)侵入人体脑部所致的疾病。寄生部位主要为肝和肺,脑包虫病占全身疾病的1%~1.54%,且儿童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单发囊肿者较多,临床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头痛,亦可出现癫痫。
二、病因
脑内感染包虫病的途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感染 多见于儿童,由于玩耍狗而吞食虫卵后,六钩蚴经肝门静脉右心、肺、左心、颈内动脉到脑内,多为单发包虫囊肿。
2.继发性感染 是由体内其他脏器的包虫囊肿破裂其中的子囊和头节经血行播散至脑内,常为多发,多见于成人。
三、检查
1.X线颅骨平片 可见到局部颅骨变薄,儿童可有颅缝分离。
2.脑血管造影 能见到围绕包虫囊肿的血管移位、变直或环绕成球形。
3.CT检查 脑包虫病的CT表现很有特殊性,不仅能准确定位,结合病史还能作出定性诊断,有助于选择表浅的位置进行手术,以避免或减少囊壁破裂囊液外溢所致的过敏反应。
4.MRI检查 脑包虫病MRI所表现为一大的脑内囊肿,囊内容物在T1、T2加权像上和脑脊液一样,亦可显示子囊和头节,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表现,但显示囊壁钙化不如CT敏感。
5.血及脑脊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占12%~59%,高颅压患者腰穿脑脊液(CSF)压力偏高,CSF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免疫学诊断 包虫病免疫诊断方法有许多,目前普遍认为同时应用两种或更多种试验可提高免疫诊断的检出率。这些试验包括间接凝血试验(IHA)和其他颗粒凝集试验(胶乳LA)、免疫电泳(IFP)和双扩散试验(DD)、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皮内试验(ID)特异性较低,可能刺激机体产生循环抗体,应尽可能应用上述血清学试验代替ID试验。
四、临床表现
起病较缓慢。颅脑棘球蚴大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如额顶部。包虫囊肿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物模糊,以及颅内占位症状,如一侧肢体进行性瘫痪、一侧面瘫等。癫痫发作也较常见,有的为大发作,有的为局灶性发作。位于其少见部位的包虫囊肿,如小脑、脑底、脑室内等处,亦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脊髓包虫病极罕见,国内外有少数报道。
五、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来自流行区,有与牲畜及狗密切接触史,或长期从事皮毛、皮革加工类工作,继发性脑包虫病者伴有内脏包虫病的症状和体征。
2.头痛、呕吐、癫痫等脑部症状,脑CT、MRI特征性影像,较易诊断脑包虫病。
3.脑包虫的定位诊断 在脑CT问世以前,依靠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所见为囊肿所致的脑血管的移位和变形,囊肿所在区域无血管影,其周围的血管因为受压而移位、变直或呈弧形。一般不采用气脑造影,因此法对颅压较高者不安全。脑室造影在本病诊断中应列为禁忌。因常有穿破囊肿造成囊液外溢、病变扩散、子囊形成和术后复发的可能。脑CT及MRI对于脑包虫诊断价值较大,不仅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还有助于选择最表浅的位置进行手术,以避免或减少囊壁破裂囊液外溢所致的变态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
2 倪明健,董永慧,陈品等.新疆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分析及对策.地方病通报,2004;2:36~38
3 胡石麟.新疆库尔勒地区131例包虫病临床病理分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15:176
4 吴明灿,张作洪,刘建雄.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07~310
5 Liu HQ,Feng XY,Yao ZW,et al Characteristic magnetic resonance enhancement pattern in cerebral schistoso miasis.Chin Med Sci J,2006;21:223~227
6 Fenwick A,Webster JP.Schistosomiasis:challenges for control,treatment and drug resistance.Cun Opin Infect Dis,2006;19:57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