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基本理论及MRI形成的条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影像临床应用手册》第28页(789字)

(1)MRI基本理论 MRI技术的基本理论,是利用含单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如氢原子)的两种重要的互相联系的物理特征,即自旋矩与磁矩(奇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磁场,这一具有方向与强度的磁场称磁矩。如原子核含质子、中子均为偶数,则其各自产生的磁场互抵,表现为非磁性)。置氢原子核于大磁场中,它们可顺同磁场方向整齐排列,由于原子核的自旋,使其成陀螺式旋进,其旋进频率f=Br/2π(r是原子核恒定的磁旋比,为常数。B是主磁场强度,以T为单位)若加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射频脉冲,则射频脉冲(磁场)可使原子核产生与大磁场产生的旋进方向不一致的旋进,若调节射频脉冲,使两者频率一致,则两个旋进方向同步,这种现象即称为核磁共振(NMR)。

(2)MRI形成的条件 核磁共振的“核”字主要涉及到原子核(尤其氢原子核)。磁内容有二:一是磁共振发生过程是在一个巨大磁体的孔径内,它能产生一个恒定不变的大静磁场(B0),二是还必须在静磁场上安置叠加另外一个小的射频场(B1)进行核激励并诱发核磁共振。使核磁共振(NMR)用于临床具体成像还要叠加梯度磁场以进行空间标记并控制成像。事实上核磁共振成像内涵有三:一是激励产生磁共振现象并测量磁共振信号的RF脉冲序列;二是确定信号位置的空间编码方法;三是将所测量的磁共振信号及其位置信息重组成磁共振影像(MRI)。简而言之,磁共振的影像得自体内对外界射频产生反映的射电信号,主要是测量水在体内的分布、化学结构和流速,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及其变化,如水肿、血肿、出血以至肿瘤等。

概言之,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利用人体内主要是氢原子核在巨大静磁场内与外加射频磁场发生共振而产生影像的新成像技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