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知识付费都是骗子的人,才是耍流氓
01
这俩天罗振宇又火了。
倒不是他又出了什么新产品,而是一篇叫《罗振宇骗局》的文章。
抛开这篇文章不谈,其实那些一直说知识付费无用的文章,大多都持有一个论点:
“罗振宇,你每天在网上说那些知识付费产品多牛逼,学了以后就能怎么样怎么样,可结果呢?我花钱学习了一年,还是原地踏步,说好的成为经济学大牛呢?说好的通往财富自由呢?骗子!”
罗振宇到底骗没骗人,我暂且不说,先聊聊我对知识付费的理解。
02
从今年开始,我也订阅了一些付费产品,其中就有《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和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也抱着速成的心理,企图每天花上30分钟就成为经济学大师,然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走向人生巅峰。
可现实的结果是,我认真听了将近一年课,却什么都没发生。
我也曾怀疑过,这些知识付费是不是终究只是噱头,到后来我慢慢明白,其实是我自己的认知方式有问题。
其实早在半年前,罗振宇就在公共场合解释过:
“所有的付费专栏不过是学习工具,它们并不能代替学习本身。”
罗振宇说的很清楚,知识付费并不能替代学习。
03
其实,单纯想靠几个付费专栏就成为该领域专家的人,大概在上学时就比较迷信速成。
我一个朋友,在上大学时宿舍里就堆满了类似于《七天突破英语单词》、《想要拥有高质量人脉,这本书就够了》这样的书。
结果大学四年,他连四级都没过。
前段时间,他又在朋友圈发状态,说知识付费都骗人,自己花几千块屁用都没,以后再也不相信了。
想了想其实挺可笑,每天听20分钟音频就能让一个人完全吃透一个领域,如果真这么神,知识付费的产品就该拿来拍卖,而不是以一天五毛钱的价格卖给你。
很多人太迷信所谓的速成,然而,所有的速成其实都像空中楼阁,表面上华丽宏伟,实际上摇摇欲坠。
04
那么,打开知识付费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把它们当成一扇扇门就好。
比如过去对经济学一无所知,那么某个付费专栏就系统的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经济学,它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比如过去一直好奇那些牛人是如何思考问题,那么那些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就告诉你,他们平时是如何思考的。
但这些,都仅仅是一扇门而已,你打开门,看见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你对里面的东西感兴趣,那么很好,你可以更深入的学习、探索;如果觉得没意思,也没关系,悄悄的关上门走就行。
你打开门,仅仅是旅程的开始,可太多的人都以为那是尽头。
05
其实说了这么多关于知识付费的东西,基本的逻辑很简单,道理也很简单。
那就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异类》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一万小时定律,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干一件事干了一万小时,未必成功,但那些把事儿干成的人,都无一例外的用了至少一万小时。
很多人在网上骂知识付费,说知识付费骗人,其实不过是抱着速成的态度,希望有一条捷径,能在不付出多少努力的情况下,就开心愉快了掌握知识。
这就好像你花100块买了一支基金,却希望对方能在一个星期内给你100万,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
这个世界没有捷径,所有的捷径到最都是绕弯路。
06
最后,那么罗振宇到底骗没骗人,我想引用作家和菜头在文章中的一段话:
“在我看来,罗振宇的问题并不在于骗,而在于骗的还不够,《得到》需要更多专业更多门类更多领域的知识分子,需要完成更多知识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工作,吸引更多想要进行自我终身教育的成人前来,获得前行的必要资粮,找到共同前进的道侣。这样,才有更多人沿着这条路继续深入走下去,完成从阅读、收听到切身学习的修行之路,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