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成长,都是从停止逃避开始的
图片发自网络
文/Sunrise
01
恐惧是成为更好更强大自己的一个巨大障碍。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一年前遭遇了人生低潮,家里父亲疾病离世,当她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来,生活依然一片兵荒马乱之时,在一起三年的男朋友又和她提出分手,一时之间承受不了打击,陷入了抑郁。
她有着糟糕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常常吵架,后来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因忍受不了家中的光景,离家后再也没回来过。她就这样在充满不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
也就是这样一个她,长的很漂亮,但却不敢轻相信爱情。她说:“快三十岁了,什么样的男人都追过我,帅的,有钱的,有地位的,可我从来都不屑和谁在一起,只想一个人,生活中也没什么事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
直到遇到他,用他的温暖一点点将我融化,我试着放下我的骄傲,也想要改变一下。我试着将自己身上的刺一根根拔掉,试着敞开心扉,允许别人走进来,自己也试着走出去。
可现在却是这样的结果,他想分手了,累了,我能怎么办呢。他公司和我公司直线距离五百米,我想辞职。我不想分手,可不得不接受,不辞职天天看见他,我遭罪,我想离开这个城市,丢掉关于它所有的记忆。”
那么,是否真的离开了,不去面对这个人了,也就不痛苦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当我们习惯一个人的存在,一段关系的支撑,一种生活的方式甚至某个生活的环境,但当某一天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去尝试改变,尝试新的生活,新的环境,不得不放弃一段关系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深深的空恐惧感,它在告诉我们:你若敢往前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我这个朋友的影子,都会遇到一些一时之间觉得很难面对的,压垮性的事情,因为恐惧,所以本能地选择逃避。
我的这个朋友试过分多方法,或拼命工作,将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或丢掉一切出门散心,麻痹自己,可她依然痛苦,好像越对自己说要忘掉,那些记忆就变得越清晰。
她很努力地想要摆脱痛苦,于是看各种心理学方面的书,文章,尝试去重新认识这个曾经看起来已经千疮百孔的世界,包括不幸的原生家庭,包括男友的离去。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过去恐惧的,都得试着去面对。
是的,恐惧是在我们成为更好更强大的自己的路途中一个巨大的障碍。心理学家Mark Dombeck指出:所有回避行为的根源都是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来源于自身经历(恋爱中受伤,害怕开始新的感情,不再相信爱情)也可能来源于他人影响(原生家庭的不幸,看到父母的不幸,不想遭遇同样的不幸)。
我们很多人这个时候都会觉得,道理是这样的,那我那么多年来的恐惧,比如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评价,害怕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结束一段关系……我到底要怎样做,才算不逃避,谁都想成为更强大的自己,可是我们该从何做起?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任何的成长都是从认清恐惧,停止逃避开始的。
图片来自网络
02
为什么我们需要停止逃避?
逃避是我们的一种预防机制,比如危险来临时有意识地选择避开,是我们的一种本能。然而在生活中,完全避开一些事情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事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有自己来去的规律。
因此,在应对生活的无常时,选择逃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一个不能顺应生活无常的人,也是与正常生活脱轨的人,有研究表明:频繁使用逃避机制,是有心理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的人和正常人的主要区别之一。
逃避的效果是短暂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时的回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安宁,比如我的朋友,选择辞职,不与男友相见,或选择用工作麻痹自己,可能她会暂时地忘记痛苦,但关于这个人的记忆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涌向她。
每一次回避,都会加强你对这个事情本身的恐惧。我的一个同学害怕面对学生在讲台上讲课,在校期间遇到这种机会她都会回避或推脱,过后她会觉得很放松,但作为学教学的学生,每次这样的逃避,除了让她确信“我真的没有勇气”和“我非常害怕在讲台上讲课”以外,毫无用处。
长时间逃避一件事,还会使我们的恐惧泛化。也许你一开始只是逃避上台讲课这一件事,但随你一次次逃避成功,你也变得越来越不敢尝试这件事,还会慢慢地恐惧在讲台之外的地方表达自己,恐惧和别人交往……
因此,一切你正在逃避的,都是需要面对的。这里的面对,我指的是:勇敢面对你恐惧和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好好生活。而不是与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死磕。
我们因为恐惧而选择闭上眼睛,因为闭上眼睛而更加恐惧。
图片发自网络
03
到底我该怎么做才能迅速成长?
很多人,想要自我成长,想要遇到更成熟更好,内心更强大的自己,试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都会问:“到底我该怎么做”?
我明白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迷茫和人生低潮的人,都在期待着一种让自己变得更有勇气,内心更加强大的方法,你可以从停止自己的逃避开始。
首先,我们要学会觉察自己的逃避,学会问自己为什么。可以花一些时间来回顾和观察自己近期内想要逃避的一些人/事/情绪,然后会想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是为了什么,是否在为改变自己不想介绍的事实而努力。当你觉察到这些,你就不再是一个逃避者。
其次,学习忍受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想法和感受,顺其自然,该干嘛干嘛。我们需要看到人生的无常,你不能永远悲伤,也不可能永远快乐,不可能每天只有好事发生,也不能永远只有不幸发生。当你想要刻意去回避一些事情和情感,你需要明白,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最重要的一点用你的行动去检验你的恐惧。对于一个处于恐惧和逃避中的人来说,他人的劝告不会是最有效的。就像我那个害怕上讲台的朋友,别人的鼓励也许会起一点作用,但对她自己而言,最真实和可信的,是自己的体验,她在一次准备充分并尝试上台讲课并且效果很不错之后,发现上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于是敢做出更多的尝试了。
但是这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认为,任何一种帮助一个人来迅速成长的方法,都是扯淡。
因为,我们在过去体验中产生的恐惧,以及这个恐惧带来的逃避和痛苦的延续,只能在体验中才能跨越。
只有当新的体验代替了旧的体验,打破了就的恐惧,恶性循环停止,然后重复,积累,旧的潜意识被新的潜意识取代,你才可能真正地成长,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你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故事,也不一定会成长,如果你真的感觉自己成长了,那是因为你已经走在了路上,将那些很远的道理变成了你切身的体验。
有些人,整天想着改变,想着学习,努力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思考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有效的,帮你意识到自己的逃避,但若只会想而没有行动,那你的思考只会变成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无止境的逃避。
再回到最初,我的那个朋友后面释然了,走出来了,她只说了这样一段话:原来我一直在闭着眼睛想象着这一段关系结束会有多可怕,我有多舍不得他,没有他我会是怎样。当我睁开眼去面对这一切,才发现一切没有想象地那么恐怖,我甚至可以活成更好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害怕黑夜而不敢关灯睡觉或需要别人的陪伴才能入睡,你就会永远害怕黑暗,永远不敢一个人入睡。
那么,到底是黑暗真的有那么可怕,还是你一直闭着眼睛想象它有多么可怕?
你有试过在黑暗中睁开眼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