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07 21:14:16

《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by 和枫细语

一、

今年万众瞩目的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十年磨一剑,2015年出版的《被掩埋的巨人》再度畅销全球。

《被掩埋的巨人》讲述一个关于记忆的寓言。

有一座村庄,里面的村民都只有短暂的记忆。

后来发现这都是山上的巨造成的,巨龙呼出的气会让村名悉数失忆。

对于这个问题,村民分成屠龙派和保龙派,其实这是对于记忆和历史的两种态度。

屠龙派认为记忆无比珍贵,必须争取,诛杀恶龙,还我记忆!

保龙派却似乎隐约感觉到命运的沉重,认为失忆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免去唤醒记忆可能带来的黑暗过去。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守着回忆,更有甚者,希望篡改或干脆忘掉过去。这样看来,似乎所有人这样“无差别”地遗忘,反倒是一种公平。

石黑一雄也曾经就世界上的某些地区的纷争事件发表的看法:

“如果忘却历史,意味着我们注定要去重蹈覆辙,但真实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历史同样可以被操纵,用于激起群体的仇恨情绪。”

人,或者说人类社会和历史都是这样类似的矛盾混合体。似乎从来就没有一套现成的、完美的解决方案去指导人类该如何去做。

莫非高级的智慧真的如菲兹杰拉德所说的那样,在自相矛盾下仍可以应付自如?

我自问达不到,甚至领悟不到如此境界。

就像大部分的读者那样,我也希望故事步步深入,手刃恶龙,解开所有谜团。

《被掩埋的巨人》的故事一如这样发现下去。

最终如大家所愿,勇士打败了恶龙,同时拨开了这片静谧的雾霭,把那段黑暗血腥的过去再次呈现于人前。

“我说的那些人走过了一条残暴之路,亲眼见过自己的孩子和亲人的残肢断臂、惨遭蹂躏。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苦难,一路上死神就在身后……他们知道,他们终将面对自己的末日。他们知道,现在抱在怀里的婴儿,不久将成为血淋淋的玩具,在这鹅卵石上被踢来踢去。他们知道,因为他们已经见过,他们是从那儿逃出来的来的。他们见过敌人烧杀劫掠,见过即将死去的年轻女孩,惨遭敌人轮奸。”

人类从过去历史中获得的最大教训就是,人类是从来不会接受历史的教训。

是的,罪行可以被掩埋,但恩仇真的能就此泯灭吗?

《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by 和枫细语

二、

每个人的记忆过去,总有一定比例的明艳也会有灰暗,无论是放大光明点或者故意掩埋暗黑处,它其实也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同样会潜移默化地指引我们去如何评价自己的生活,和去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生活。

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过去记忆的态度,影响着每个人往后的人生。

石黑一雄——这个让村上春树今年再度陪跑的男人,他在一次采访中曾经透露过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他认为,一个人其实过着三重的生活:

一重是我们讲述给别人的生活;

一重是我们讲述给自己的生活;

一重是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从来未被讲述过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如此的三重生活相信更加会有所体会。

一重是我们展示在微信朋友圈或者社交软件中的生活;

一重是我们自己认为自己的真实生活;

一重我们也无法准确概括的,广义上我们的“真实”生活。

与石黑一雄对生活的看法略有不同,我对第三重的生活是有所意识的,只是就像是宿命似的,我也无法看透看清自己。

不过,相信也没有几个人可以肯定地说,自己已经百分百地了解自己。

因为认知偏差几乎是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人,不管多么精密的仪器,科学家们测量的结果总是带着正负零点零零几的误差。

认知偏差总会让人对自我有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就像苏东坡告诉我们的不朽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种偏差到底是偏高还是偏低,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自我对过去记忆的接受程度,如同《被掩埋的巨人》的寓言,我们是愿意活在巨龙失忆的迷雾中,故作单纯地快乐,还是勇敢走上屠龙的道路,直面真相与阴霾?

可是,无论是逃避或者直面过去,其结果仍然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沉沦与苦恼,最终的自我救赎之路,或许就是直面过去之后同时也理解接纳自己的过去。

说到要理解接纳自己的过去,这似乎又是一个玄之又玄的话题。事实上也是,每个人的经历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心灵力量也良莠不齐,说能有一条普适意义的法则或方法去帮助每个人,做到所谓“理解”自己的过去,真的行么?

不知道。

尽管如此,我还是从石黑一雄对三重生活的看法中,获得一点通向理解心灵的启发。

《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by 和枫细语

三、

石黑一雄说的三重生活看似人格分裂,但可以说是人人都具有的分裂,这由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所决定。

这种分裂,既多余,又必须。

我们鄙视别人有这样的分裂,甚至自己也痛恨自己会这样的分裂。

但我们却往往还是放任自己保留这种分裂,为什么?

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分裂。

人莱昂纳德·科恩说过: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光,生活需要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因为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人生。

于是,我们就不自觉地让自我的心灵分裂,在不同的场合,展示出不同的自我。

我们也盼望着出现心灵的“裂痕”,盼望着透进来的那道“光”。

可是,我们同时又厌恶这种分裂,恶心它的“虚假”。

就如同人们曾经痛快地诟病讽刺那些“活在朋友圈”的人。

于是有些人又开始矫枉过正,不再发朋友圈了,或者屏蔽朋友圈了。

没有用的,就算你真的不发朋友圈,你仍然会心心念念怎样在某个场合,或者某个人面前,展示自己分裂的一面。

这是人性的需要。

《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by 和枫细语

四、

分裂的“三重生活”既是人性的必需,也让人们又爱又恨,那到底怎样才可过好自己的三重生活呢?

我的建议是,先“正名”,后“收敛”。

首先是“正名”。就是要先为自己的三重生活正名,明确表示三重生活中的“我”,都是真实的“自我”!

对,先承认自己就是那样的百变,所有显示给别人,讲述给自己的形象,都是真实的自我。

只有承认了这一点,我们面对不同的自己就不会再有那种由“虚假”带来的厌恶,因为,那也是真实的我呀!如假包换。

正了名,我们就有一个对三重自我的约束,毕竟,三个都是真自我,自己始终是要为自己负责。

往后,展示出来的形象就会有所谨慎,不再随意地浮夸,更接近一个“理想”中的自己的形象,更加的“真实”。

就如女孩发的朋友圈不再随意PS为大长腿锥子脸,反而用心画个美妆,挺胸收腹,保持锻炼保持健康体态。

这就是“收敛”。把三重生活的形象进行“收敛”,借用数学上关于极限的定义,理论上无限“收敛”就会趋向于一个确定值,那就一般意义上的“真我”。

是的,这套方法就是这样,先确定所谓“三重分裂”都是为了理解真实的自我,所以,分裂出来的应该都要是真正的我,然后通过“收敛”的动作,渐渐改变,趋近自己的真实“自我”。

我管这个方法叫做“三位一体”法。

借用基督教“圣父”、“圣子”和“圣灵”的概念,三个位格组合于一体,就能获得上帝的力量,犹如“圣子降临”,让自我的灵魂充满力量,甚至可让人生获得使命感。

这就是对“三重生活”的理解,和利用“三重生活”汲取心灵能量的方法。

《让分裂的人生“三位一体”,愿你生命如有神助》by 和枫细语

五、

将“三重生活”过成“三位一体”,实现“圣子降临”的预言,使你的生命如有神助。

这种说法似乎过于浪漫,但我相信这是给苦恼于分裂状态的“三重生活”者最好的解药。

村上春树,那个在世人眼中总是在跑步的日本作家。他说自己从33岁的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后,每天坚持跑步。

为了平衡写作与健康,村上春树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

他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他经常参加拉松比赛,还参加过一次终生难忘的“超级马拉松”,全程100公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