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应变能力并不难-------《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书评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08 21:14:07

《想提高应变能力并不难-------《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书评》by 傲娇的玫瑰静静的开

我一直觉得我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应变能力也很差,生活中如果偶尔遇到需要和别人吵架的事情,我一般都是避之不及的,因为我真的没有和人吵架的口才。如果实在躲不过,也是笨嘴拙舌的无力招架,只有吃哑巴亏的份。为此常常自我安慰,吃亏是福。然后晚上躺到床上才会想起来应该怎么骂回去,想得自己都哑然失笑。现在看来,多和人吵几次架没准也能提升一下应变思维能力呢。这本书上说,这个弱项是因为词汇量不够,读得书少,这是真的吗?我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少参与聊天,不聊天思维也活跃不起来,难怪吵个架都不会吵。当然,和谐社会,我不提倡大家吵架哦。

《想提高应变能力并不难-------《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书评》by 傲娇的玫瑰静静的开

写书评就是提高思考力的。看过的书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自己的读后感,没有自己的荐见,那么这本书读完之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写完书评就会更深入的理解看过的书了。就会真真的变成你的知识了。包括影评也是一样的,我之前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和女儿探讨一些剧情和由此联想到的观点,也会写一些短短的感想,发表在QQ日志上。确实能开拓人的思维,那段时间我的日志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日更,每天感觉都会有写的东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之后,思维疆化,提笔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看来没有持续的输入,真的就不会有输出了。就象水杯里,有水才能倒出来,没水倒什么啊!

阅读是思维提升的基础,只有广泛的阅读,储备知识,才能提高认知水平,才会有不断的输出和独道的观点。这样“肚子里才有墨水”。写作才能扬扬洒洒,讲话才能口若悬河。

阅读也是有方法的,书中讲述了快阅读和慢阅读。对于文学性强的书,为了培养精神世界,可以慢慢的品味作者的用词用句以及写作手法,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对于工具类的书,就可以快速的阅读,迅速的获取书中的信息。有些书甚至可以30分钟就读完。书中推荐用经典的三段式阅读法,即做序你会用哪段?推荐你会推荐哪段?最重要的是哪段?这种速读法确实很实用,大家不防试一试。

也许现在大家已经很少看报纸和杂志了。因为有手机了,手机里打开订阅号什么乌七八糟的信息都有,参差不齐,优劣不等。感觉每天划过大量的信息,真正有用的高质量的没有多少。还是纸质的书报内容质量高,输入也扎实。这几年我唯一订阅的是《读者》,但是没有以前那么期待下一期了,时间都被手机占用了。如何管理看手机的时间就成了一个课题。既然克制不了看手机,那就手机微信上关注几个高质量的公众号,新闻类的比如“人民日报”,财经类的“央视财经”文学类的“国学精粹和艺术生活”,不求多,求精。这样看时事财经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另外的就看个人的喜好和兴趣在哪方面了,可以进行专项关注。

还有平时我们浏览公众号文章、朋友圈、音乐平台、不要只点赞,只发表情包,要具体的给出评论,好!好在哪里?美!美成啥样了?这样即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这样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呢。养成这样的习惯,别人向你提问时,你就可以在5秒内做出应答了。

话说一个人的思维一旦形成定势是很难再改变的,只有通过外部强制的行动慢慢的改变,通过各种有效训练。书中给出了训练的方法:充沛词汇、用5秒反应、代入法写评论。慢慢的就会有所提高。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就是抬杠,和别人提出对立的不同意见,然后你再用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当然这只介于很要好的亲朋之间,否则会闹得很不愉快的。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的方法。不要用先入为主的思维判断事物的好坏。个体之间还是有差异性的,不能一概而论。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通过讲故事、打比喻的方法讲出来。复杂的事情要通过图解的方式系统的表现出来,然后你会发现从始到终是一个循环。我想这用佛家的观念来说就是因果效应吧。

应变能力有快慢之分,快就是快速的反应做出决断,慢决断就是通过分析数据,深思熟虑后做出决断,也就是中国的三思而后行。决策一旦做出就要负相应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做出准确的决策来。想想婚姻不是儿戏,想好了再结婚,一旦结了婚再离婚那是很麻烦的。有一些决策是影响你一生的,所以要例出很多的要素来做综合的分析后,才可以做出最后的决策。

本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你有独特的观点,提升思考力的目的还是为了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工作生活上做出准备的决策。

《想提高应变能力并不难-------《如何打造你独特的观点》书评》by 傲娇的玫瑰静静的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