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10 11:45:25

全文约3800字,阅读用时约10分钟。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4点起床 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

提及“早晨”,你能联想到什么?

是静谧还是喧闹?是空荡荡还是拥堵?是美好还是烦恼?

能联想到“静谧”、“空荡荡”和“美好”的人,可能已经有着良好的早起习惯,能够体验到只有早起的人才能体验到的事儿。反之,可能是怎么也睡不够,想到起床就发燥,听到闹铃就痛苦,不赖上半小时决不起来的人。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赖床是天性

过去几年,很流行一本书和一句话:《哈佛凌晨四点半》以及科比说的“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已有人考证所谓的“哈佛凌晨4点半灯火通明”的情景纯属编造,而科比的那句名言应该是真的,但想必科比也没有真的每天4点起床练习。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关于凌晨4点的两大传闻

虽然汤有毒,但本质上鼓励大家早起的理念,应当还是正确的。在《4点起床 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中,作者极力推崇他的“一日三分法”,即将一天24小时均分成三份,上午从4点至12点,下午从12点至晚上8点,睡眠时间则为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4点。看到这样的“一日三分法”的确很震惊,没想到现代社会还能自律和严苛(至少对我们来说是严苛)到如此程度。排除加班的情况下,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不熬夜、不赖床已经很不容易了吧,更不要说晚上8点上床,早上4点起床了。

当然,从时间上来说,你可以变相得理解为,比以前多起2小时,意味着你一年就多出了730小时,相当于30天。也就是平均每年下来,别人过了12个月,而你则过了13个月!生命是不是变得更长了一点儿呢?

那如何早起,早起又有什么好处呢?我想结合这本书,也谈谈自己的理解。

01 早起的秘诀

作者早起的秘诀只有一条:每天喊醒你的应该是生物钟而不是闹钟。

相信不少朋友都是平时起得稍微早点,到了周末就被生物钟吵醒而睡不着,但真要我们把生物钟当做闹钟使用,估计是不敢的。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周末总是被生物钟“打扰”

不过我很认同作者关于“闹钟是破坏脑子的毒品”这个理念。

上闹钟,就意味着你会在酣睡之时被“叮铃铃”的刺耳响声吵醒,硬逼着自己的大脑转动起来。还有比闹钟更毒的毒品吗?

时间到了,闹钟就会把手伸进你的脑子里。这对大脑来说必是一大压力,你的潜意识会被搅得一团糟。

从这点上来说,周末被生物钟吵醒虽然感觉到烦恼,但总归还是睡到自然醒,从睡眠质量上来看,要比被闹钟无情打断好得多。

作者还有个技巧,就是“睡前拉开窗帘,就能让阳光把你叫醒。”

对此我是表示怀疑。我的确没有去过日本,不清楚那边的四季是什么样的。但就目前这个季节而言,我早上5点半起床,外面还是一片黑,难道日本的太阳起得比较早?何况,睡觉有点儿隐私才对吧。

作为我自己实践的方法,还是先用闹钟让自己逐步养成自带生物钟比较好。最初我是让自己定在6点10分起床,刚开始自然是醒不来,但是久了以后,虽然我的闹钟仍然不变,但一般我都会在6点至6点10分之间就醒来,一看手机,基本不差多少。这大概就是养成生物钟的好处。

此外,从我个人经验上,我认为最好还要具备2个因素。

第一是早睡。我不否认有些成功人士每天只睡4个小时,依然能够精神抖擞,但这不适合大多数。而且,即便是那些我们公认睡得少的精英,也存在自己独特的快速休憩技巧,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恢复充电。

当年在大学,我也是熬夜通宵打游戏的一把好手,但是长期的熬夜的确容易让人慢慢精神萎靡。至少现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大不如从前那么精力旺盛了,经常犯困,初老症已经在慢慢显现。在此,也建议年轻人尽量避免过多地熬夜,即便是工作需求,也要适度。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数据源自美国睡眠基金会

这是源自美国睡眠基金会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睡够6-8小时,不要为了早起而早起,保持充足的活力才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是心态。许多已经养成早起习惯的人,自然能够很顺利地就起床。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对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痛苦,这就用到了那句鸡汤,“每天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如果你身体上不适,本能上抗拒,我建议你还是放弃早起的念头,多睡2个小时对你的帮助可能更大。

当然,睡眠的质量不能纯粹用时间来衡量,而是看自己睡醒以后的状态来判断。我自己的睡眠质量相对较差,所以就算让我多睡2个小时,仍然会觉得昏昏沉沉,就不如早点起来,中午趁午休补个觉。

02 早起对工作的帮助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4点起床对工作有许多好处,这里摘取其中比较普适大家的三个。

避免拥挤,并且减少通勤时间。下班时间大家都差不多,没办法躲过,我们能做得就是尽量减少上班途中的时间。以我自己为例,身处小城市,家离单位比较远,正常上班时间很拥堵,坐公交需要花费1-1.5个小时(视天气而定)。不算加班,一年就是260+个小时,从25岁至65岁(假定延迟退休,出行方式也没有得到很大改善),40年就花了10400+个小时在上班途中,相当于433天,也就是我们职业生涯里花了一年多时间在上班路上,如果再计算下班,简直不可想象。而我现在6点半出门赶首班车,不仅车上位置空荡,路上车辆也少,停靠次数也相对较少,大约花费20-30分钟。光是交通时间就比之前减少了一半,这不是很舒服的体验吗?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哪种更让你舒服呢?

吃一顿早餐,保持活力。现代人的生活都很忙碌,经常熬夜加班,以至于早上想多补点睡眠而错过了早餐。其实我最初早起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赶上一顿食堂的早餐。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期间,经常赶不上早餐,以至于早上总是饿着肚子,无精打采,到了中午就狂吃一顿。几年下来,肠胃就变得不那么好了。Ps:怎么感觉我一身的毛病?!

饮食对工作效率影响确实很大,如果你仅仅是想通过不吃早餐来减肥,我建议你也不要这样。各类科普公号也都辟谣了不吃早餐对身体只会带来坏处,而不可能有你想象中的减肥效果。打小我就听的一句话,直到现在依然觉得相当靠谱--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希望大家不要为了多睡一会而赶不上吃早餐,更不要出于减肥而故意不吃。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尽量不要不吃早餐

改变工作习惯,营造正反馈。假定你是一个部门主管,王二和李四是你的下属,王二经常踩着点,甚至略微有点迟到来上班,李四总是在你到办公室之前已经开始新的工作,你会欣赏谁?站在王二的角度,当然可以说李四很装,专门做给领导看。问题是,你为什么不能“装”,哪怕偶尔的几次。

此外,就你个人而言。当你提前半小时到了单位,有着充足的时间思考一下今天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上班后主要做什么。而你踩着点上班,等安心开始工作可能已经大半个小时过去了,每天急急忙忙,上班效率不高,总是要拖着加班,还要抱怨工作重,何苦呢?对于作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更是如此。

四点起床,上午就能工作八个小时。下午的八个小时就当是“白捡的”,可以工作,可以用在兴趣爱好上,更可以投资到学习上。

也许你的内心在反驳,“我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我只是为了钱而已”、“上班好烦啊”,干吗要那么早到?

这个,你开心就好。

03 早起开启另外一种人生

不仅仅是在工作上,你也能在早起的那段时光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just do it!

开辟副业。也许现在的工资根本满足不了日常开销和储蓄,你想要兼职开个网店或者做微商。由于平时工作太忙,经常加班,回到家已经没有什么精力来研究学习和实操。那么不妨好好睡一觉,早点儿起床,在清晨这段时光专心致志地钻研副业。

尝试写作。很多名人都会选择在早起之后写作,比如村上春树,坚持了30多年的凌晨4点半起床写作,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超有规律的早起狂魔boy,写出了一本又一本长篇小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畅销奇迹。

晨起阅读。这也是我通常早起做得事儿。一大早周围静谧的环境,天也许黑着,也许透着点儿微亮,没有任何人打扰,远方偶尔传来晨练的人一声大叫,这种阅读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个阅读的理念,我感觉很不错,分享给大家。

让我觉得“深有同感”“所言极是”的内容是没有必要去看的。人云亦云有什么意思?同样的东西,完全可以无视。

看书并非接受作者的意见,而是寻找书本的弱点,与作者展开一场战斗。

晨间锻炼。有些人总会拿“清晨的空气比较浑浊”来否定晨间锻炼的意义。其实我想说,如果你不想做,你看到得永远是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东西,就如同看书一般。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那会住在旧房子里,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我爸每天很早就会跟着cctv5里的健身操一起锻炼。我一个同事今年40多了,经常喝酒吃夜宵,只是因为早上有长跑的习惯(至少10公里),仍然是一身的肌肉。

学习外语。比如GYL全球青年领导力品牌创始人张萌在她的课程和书中就介绍了,她是每天雷打不动5点起床,在学校期间不管严寒酷暑,早起跑到小树林学习英语。用早起安静的这段时间与自己对话,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一味地模仿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早起只是一个开始,关键还是在于早起之后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早起能做得事儿也远远不止这些,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需求,也许你只是想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给家人,也许你只想安静的画一幅素描画给自己,也许你想做得仅仅是记录晨间日记规划一天的行程。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书中,作者还特意提到--4点起床不会被裁员。但,我想还是得分情况吧。不过在中国,咱是不用担心这个事儿。

《读书|让生命不只是长一点儿》by 怪兽_先生

令人老板害怕的加班

不过对于早起这件事儿,我觉得还是不能太勉强。如果你确实不想早起,也认为早起以后没什么可做的,或者你就是个“夜子”,宁愿晚上多忙2个小时。那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吧。对于那些想要改变、愿意改变的朋友来说,不妨尝试将自己的早起时间提前那么半个小时,你并不一定非得4点起床,比平时早半个小时,让自己稍微有点压力但又不至于完全挫败,是最好的节奏。

如果说,早起的那段时间能够一定意义上延伸你生命的长度,那么早起后选择做得事儿,就是拓展了你生命的宽度。我们也许不必将明天当作最后一天,但我们一定希望未来不止是“未来”。

愿与君共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5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