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11 14:49:40

最近,据说某市某小学的班级在搞家长委员会竞选,

战况也是很激烈。

家长们纷纷上传简历,有个学生家长,

说自己“现工作于全球第一大投行”,

孩子爸爸管理35亿人民币的基金。

要是孩子受欺负,可以让爸爸把你家股票砸跌停,

“包括茅台...”

《<a href=/wiki/PRC/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国</a>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话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

没结婚钱前拼房拼车,结婚后就是拼背景,

总之一句话,做父母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买学区房上名校,辞职做全职主妇,

周末带着孩子在辅导班之间来回奔波……

这不仅仅是中国式的教育观念,隔壁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相当有教育意义的片子,

光名字就很传神——

《起跑线》

Hindi Medium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作为一部没有任何热度,发行规模非常小的电影,

这片后劲却非常强,第二周末票房基本上持平首周末票房,

这对印度电影市场来说非常难。

或许是刚出资源的原因,这片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人数并不多,

只有600多人。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但看过的却都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这片绝对是今年最好的印度片!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义正言辞的说句公道话:我朝就是拍不出来!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IMDb上有9000多人打了分,最终评分:7.9,

算是中上的水平。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而今天之所以要推荐这部电影,除了评价还不错,

更重要的是,这部片说的虽然是印度的故事,

但我们却很容易在其中看到我们身边事件的影子。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越早接受优质教育,

就能在同龄孩子里抢占先机,占据优势。

起跑线,就是有限的教育资源。

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低,硬件设施差。

所以在印度,有钱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拉吉,集市老板,经营着一家服装店。

生意做得不错,在当地小有名气。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米图,他的妻子,

专职家庭主妇,平时就是照顾孩子。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米图所有的心思都是希望女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从幼儿园开始,就绞尽脑汁想把女儿送进名校。

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而公立学校是不交英文的。

只有私立名校,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印度top5的名校。

这些学校都比较变态,门槛很高。

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只招住在半径三公里之内的学生。

为了能获取进校的名额,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地方,搬到了上流社区。

上流社会有上流社会的规则。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他们跟你交不交朋友,得看你的车够不够格。

连小朋友交朋友都等级分明。

《中国不敢拍这种「尺度」,印度真的敢!》by 映世窗

为了有更多胜算,他们花重金找了一家中介。

从父母到孩子,一一接受改造。

这家机构里,每一个小朋友都是按照精英标准培养的。

还没上幼儿园就已经会说多国语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终于到了面试的时候。

夫妻俩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贵一点,从头到脚穿满了名牌。

结果……

被嘲笑像是品牌店的模特。

真正的富人从来不炫耀!

夫妻俩拜了所有的神,然而他们的女儿还是被拒绝了。

一连四家。

是他们的女儿不够优秀吗?

不是。

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因为他们认为店铺老板没有文化、不关心教育。

他们只有最后一个希望了:top1的德里文法学校。

如果走正规渠道,他们的孩子可能还是会被拒绝。

中介给了拉吉另一条路:

德里文法学校每年会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

拉吉和米图决定伪装成贫困家庭,去竞争这25%的名额。

拉吉找了个职业代理人,可以帮拉吉搞定一切材料。

不仅如此,他还能「包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