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罗马:用一种不太全面的方式了解伍迪·艾伦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21 17:21:09

爱在罗(2012,美国)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艾伦·佩姬;罗伯特·贝尼尼

个人推荐指数:7.8/10

《爱在罗马:用一种不太全面的方式了解伍迪·艾伦》by 李个隆冬呛

关于伍迪艾伦这位天才,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关于其人,因为有着恋童癖和反社会人格,受到了很多理中客、女权主义以及很多坚持政治正确的左派人士的讨厌,甚至还有自己的亲人对于他也是“大义灭亲”。但是关于其作品和他的影响力,你也可以看到现在的单人脱口秀的高手们在早期都有着很严重地模仿伍迪·艾伦的痕迹。毕竟多亏有伍迪·艾伦的大胆实验,才能够让很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说的人有着属于自己类型的one·man show。

而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就是伍迪·艾伦终究还是一名导演。关于他的电影作品,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欧洲巡礼三部曲”以及“伦敦三部曲”。今天讨论的“爱在罗马”就是活地艾伦”欧洲巡礼三部曲”中的一部。

多线式的叙事结构

相较于之前两部《午夜巴塞罗那》和《午夜巴黎》,这一部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终于采用了轻喜剧中极为常用的多线式的叙事结构。采用多线并进的方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节奏能够提升不少,能够让观众不会因为剧情一小块地暂时松懈而对整体的观感产生影响。

就好比这部电影中的几个故事:从美国来的职业美女买手遇上了帅气的罗马小伙;乡下新婚夫妻来到罗马投奔有钱亲戚;建筑系新人遇上业界大师一起散步聊天;普通中年上班族化身成为万众焦点。这些故事其实单单拎出来一个,花上一部电影的时间来讲就显得有些浪费,但是当它们都放在同一部电影中,就又担心会显得有些吃紧。所以,如何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面讲好这些故事,同时还能够将故事的后续进行发展完善,让故事变得丰满就是对于导演的考验了。而如果能够把故事讲好之后,还对电影各个单独的故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串联,就可以说电影注定会口碑不错。而做到后者的,最优秀的还是《低俗小说》,完完全全的反类型片的做法也让昆汀一战封神。

当然,像《荒蛮故事》那种能够一个一个将故事讲完再重新接上来的电影也是现在电影中很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电影一般对于每个故事的内核都有着很强烈的共鸣,不然就会是一盘散沙。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这对于一字一顿多个故事结合在一起的电影也同样适用。不然的话就会变成《纽约我爱你》这类的大杂烩,看的时候热闹,可惜一丝余味都没有。

《爱在罗马:用一种不太全面的方式了解伍迪·艾伦》by 李个隆冬呛

魔幻现实主义在亚平宁半岛的胜利

伍迪艾伦的作品其实就像他的脱口秀的表演风格一样,看似随意又好像一本正经,但是骨子里面却是十分朋克的一个人。那么同样在他的电影里面,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东西就见得不少了。像是《午夜巴塞罗那》里面说走就走搭着飞机去约炮、《午夜巴黎》里面坐车回到上世纪和海明威一起喝酒谈人生,在《午夜巴黎》里面,伍迪艾伦似乎把自己无穷的想象力都要运用在了电影里头。

首先就是伍迪艾伦出演的老丈人千里迢迢来到罗马看看自己未来女婿,结果因为政治观念不和气氛弄得很僵。而这时候出现的转机居然是亲家公,一个买棺材的老男人,居然能够在洗澡的时候哼唱出十分动人的曲调。这让一个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古典音乐职业生涯的美国老人获得了希望和乐趣,于是开始帮助自己的亲家成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但是因为亲家公只有在洗澡的时候能够哼唱出曲调,最终每次出演的时候都需要赤裸全身在舞台上面一边沐浴一边哼唱。这样的画面,的确是赛博朋客啊!

而乡下小夫妻前来大城市展开生活的故事也是趣味横生。妻子因为对于罗马复杂的路况不熟悉,在外出做头发的时候迷失的方向。最终居然和自己心中的偶像,一个中年地中海的电影演员,开始了约会和约炮。而丈夫却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妓女缠身,不得已的情况下妓女开始冒充自己的妻子在丈夫的众多保守的势利眼亲戚中斡旋斗智。而最终的结果也是让人捧腹大笑,可惜这一段的故事在剪辑上面没有做得太出彩。不过仅仅只靠伍迪艾伦的剧本也可以让整个故事的戏剧性变得有余。

而关于建筑新人和大师这一段戏的设计也是让人觉得印象深刻。通过让大师变成一个看不见的第三人,观察者杰西艾森伯格饰演的年轻人如何同自己的女朋友以及女朋友的闺蜜进行情感纠葛的。而女朋友的闺蜜是一个设定为男人和她接触会百分百爱上她的女人,这也就让杰西饰演的年轻人在越来越沉迷在闺蜜的魅力中时,大师的插科打诨变得更加有趣了。整个故事发展也是十分的离奇,但是台本的设计的确加分不少。

当然还有普通的中年男子成为万众瞩目焦点,这一点就更加戏剧冲突感十足了。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油腻中年男,脾气性格都不讨喜,但是突然开始大家都关注起了他。所有的媒体开始纷纷转载他的日常生活,包括他早餐吃的生命、看的是什么报纸都能够成为新闻头条。而他也从一开始的困惑到后来的享受再到后来的失宠,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为逗乐的部分。

《爱在罗马:用一种不太全面的方式了解伍迪·艾伦》by 李个隆冬呛

光怪陆离的背后还是围绕着讽刺进行

我曾经认为伍迪艾伦就是一个喜欢神神叨叨讲话阴阳怪气的天才,但是仔细去了解他作品的内核之后,你会发现就是这些看似不经意地吐槽却可以说是力透纸背了。

在整部电影中讽刺是毫不保留的。伍迪艾伦在飞机面的一段戏就可以说是十分敏感了。因为伍迪艾伦的政治观念,所以一个右派的美国老头去到了罗马的共产主义者家庭里面,开始了很多无谓的担心。但是通过这样的对话,伍迪艾伦就是传到了自的价值观念。以及后来同自己的未来女婿的对话也是如此,火药味从来就没有缺过。

而乡下夫妻在城市里面的经历更是伍迪艾伦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挑战和蔑视。这本来也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系,因为自己本来就是恋童癖加上乱伦,所以说传统的道德观念不能够束缚住他。两个传统保守的夫妻终于都在进入城市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解放之旅,这个过程也让很多人看完觉得好笑。但是除了好笑,伍迪艾伦更多的就是对于传统守旧的一种批判,就像我最近看的夏洛特·勃朗蒂的《谢利》一样,主人公永远是打破传统,打破秩序的。不过对于这样的观念,不置可否。

总言之,这部电影是一部十分丰富的电影,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有着很多伍迪艾伦的味道,也算是对于他自己的价值观的一种比较全面的陈述。

《爱在罗马:用一种不太全面的方式了解伍迪·艾伦》by 李个隆冬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