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萨姆沙遇到巴托比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25 18:17:09

《当萨姆沙遇到巴托比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当萨姆沙遇到巴托比

萨姆沙,卡夫卡小说作品《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工作勤奋,心地善良,后来变异成为一只虫子,家人对他态度冷漠,最终悲惨死去。

巴托比,短篇小说《抄写员巴托比》的主人公。他日以继夜不停地抄写文件,拒绝任何变化与沟通,不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只是不停地重复说“我宁愿选择不”,最后甚至拒绝进食,结果饿死。

两个人都是工作狂。知道这一点才明白为什么把它们放到一起。

1

场景描写中千篇一律,或者说平淡无奇,味同嚼蜡。这是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然写读者看上一眼就知道内容的人物场景,能给作者减少许多麻烦。

不过这又跟写日记有什么区别哪?

想要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这么来可不行。

那么应该怎么办哪?

自然是描写与现实生活不协调的事件。

就是写让人不理解的事件。这种不协调的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2

破门而入。

所谓的破门而入就是把熟悉的小说人物请到你的文章中来。

最近看到一个征文,给一本书里的人物写信,或者书中的人物给你写信,或者给公众写信。这种题材的文章算是什么题材哪?

小说吧?

肯定属于虚构文学创作。

这个跟今天的练习还是非常相似的。把一个书中人物请进你写的场景。让这个人物与场景中的人物互动。

3

把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放在一起。

当萨姆沙遇到巴托比,说的就是这个。两个人物不属于同一个故事。不过他们两个都是工作狂。他们到一起会聊些什么哪?谈工作还是谈家庭哪?

有一个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跟这个练习有一拼。不同朝代的武将遇见,再打起来,肯定吸睛。

小时候听这个段子的时候一直在想,瞧瞧,这个军阀的老爹可真是没文化。如今想来,感觉那个老爷子肯定是一个超级段子手。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肯定有成为网红的潜质。

4

前面的练习吸引人倒是真的,不过两个不同故事里的人到一起,顶多算是闹剧,写小说可不能这么干。

那么应该怎么把闹剧成分去掉哪?

这就得用到前面学到的方法,压缩种子想法。

把两个闹剧人物的名字改掉,身份、社会背景都改变一下。新的场景就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也可以只把一个其他小说中的人物请来与你的场景中的人物交谈。场景描写完毕就开始改那个请来的人物。

总结

作家不仅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还要学会利用现成的文学作品构建出来的经验仓库。

写作中为了使文章更有张力,就请来一位与主人公各方面相反的人物。想使文章更加幽默,就把一个喜剧人物写进文章。

这种把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放在一起的方法,可以让你学到一种能力:

制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