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功的第一步
通常我将成功看成人生重大事件的开端,开端是指一件事情开始着手去做的第一部分。一般人们会认为开始的那一部分很简单,而对我来说,因为知道自己的人生注定不止一次重大事件,因而在旁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我看来却任重道远。
读书,尤是之。
第一次知道《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是在猫叔的公号上;老实讲,单看名字就给我一种心灵鸡汤的即时感,因此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拒绝将其纳入书单。
虽然猫叔分享的很好,但我却因为惧怕鸡肋的书籍让自己丧失阅读兴趣,因此不敢轻易再买。
后来,又看到了猫叔的分享,还是同样一本书,却仿佛让我犹如抓到救命稻草般。因为那时候的我,焦虑、疲惫、漫无目的,几斤萎靡。
虽然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看的此书,但却因其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的内容,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用了短短一天就翻完了全本。
这本书里对阅读层次有三种阶段:
1、100天内读完33本感兴趣书籍
2、3个月内读完100本专业书籍
3、一年内读完365本书或更多
每一阶段都会有每一阶段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给了读者很好的思考和进步空间。当然读这本书很容易翻阅,却不容易实践。
比如,真的能保证每周在工作的情况下还读完两本书吗?
为此,我特意尝试了一下。
我将阅读时间规划为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午休一个小时,晚上睡前看两个小时阅读。终于在周末结束前,把两本书一字不落的看完了。
看完的那一刻真的是神清气爽,按照这样的频率100天读33本应该不在话下。
于是就开始了33本的步伐,每天都元气满满的去看书,但会发现时间和精力真的会跟不上,有时还会有种不想读的感觉,我知道我进入了倦怠期,但这个时候我已经全然忘了书里教的如何度过倦怠期的方法,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要看这33本书。
最后在看了15本之后,放弃了。
这就是我读书不思考,读书忘记初衷的典型例子。
成功,当然是没有达到的,甚至对看书这件事都有了一种厌恶的感觉。
前几天的大咖分享,听了安叔更细致的讲解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的问题。
1、漫无目的
2、注意力不集中,做不到心无旁骛
3、只读没有输出,也没有思考
读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输出,没有输出的阅读都是在欺骗自己。
输出,是最好的内力转化形式。没有输出,就没有吸收,相当于没有看。
当然,输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读书笔记、读书便签、录音等等,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将其完整消化。
完整的输出其实是成功的第一步,读书光靠输出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书中的经验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进行成功的下一步。
知道并理解这些的我,现在在行动营里,这一切也是在行动营里让我明白的道理。
以前我一直觉得坚持这二字特别有抗力,如果我能坚持那就意味着我能成功。
但现在我不再这样想了,坚持这件事一点都不值得宣扬,那应该是做每件事开始该有的姿势,但不是全部姿势,我们要选择有方法的坚持,用韧性的努力。
读书,只是成功的第一步,甚至只是是微小的一步,但不迈出这一步,你就连成功的门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