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你的自卑,要用多少努力才能摆脱?
01
小花出生于80年代的农村。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很多父母躲过计划生育,生了几个孩子,只是为了生到一个男孩。很不幸,小花就是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刚出生的时候,奶奶一看到她是一个女孩儿,顿时拉长了脸,好长时间都没有来看过她。
后来,她渐渐的长大,和表哥在一起玩,奶奶总是摆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而且还总是对小花说,你不要闹,不要调皮,不要欺负哥哥。到底是谁欺负谁呀?难道小的还能欺负大的吗?从奶奶的眼神里,小花感到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孩子,这回是个男孩,奶奶特别高兴,妈妈也特别高兴,因为在农村,如果有一个男孩,就相当于你们家有了支柱,有了顶梁柱,以后有人撑腰了,就不会受人欺负了。这时,奶奶开始变得热情起来,对妈妈的态度也越来越好。妈妈很开心,妈妈变得越来越忙,因为妈妈不仅要干活,做家务,还要照顾两个孩子。
因为生活很艰辛,妈妈越来越忙,也就没有时间关心小花。小花很想和妈妈在一起,可是妈妈总是带着弟弟出去,把她锁在屋子里,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回来做饭给他们吃。小花有时候想和妈妈说说话,可是妈妈总是不耐烦的把她甩开,干别的事情,或者是照顾弟弟。在她的印象里,好像妈妈是一个很凶恶的人,一点也不温柔。因此,小花开始变得懂事起来,她知道,只有自己很乖,给大人们争气,大人们才能看见她。
上学的时候,妈妈也说,你一定要给我们争气。那些年生活比较艰辛,妈妈总是唉声叹气,好像从来都没有见妈妈笑过。因为妈妈自己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情,而且生活的压力也很大,爸爸又常年不在家,妈妈只能管住他们的吃和穿,至于心灵上的,感情上需要的关怀和温暖,那是一点儿也没有的。小花渐渐长大,妈妈好像看这个孩子一点也不顺眼,觉得她长得难看,觉得她不聪明,妈妈就经常在她面前说,你要赶快努力,你看你长得那么难看。
其实小花长得虽然说不好看,但也不能用难看来形容。因为妈妈经常这样说,所以她真的觉得自己长得很难看,当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辨别能力,久而久之,小花成为了一个自卑懦弱的人。
02
从小没有得到关怀,没有得到爱,也没有被看见,小花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她却变成了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人。她特别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害怕同学不喜欢自己。因此人际关系,成了她很难跨越的鸿沟,她无法和别人相处得很好,她总是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也非常害怕别人会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
她不知道怎样和别人相处,和别的同学比起来,非常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向别人求助,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敢争取,她总是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不说话,也不笑。
爸爸过了好多年才回来,这时候小花已经十多岁了,显然爸爸对这个孩子也不满意。爸爸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说一点话都听不懂,不会看人脸色,反应也慢,于是爸爸也总是批评她,嫌她不够聪明,个子不够高。
小花的童年过得一塌糊涂,在她的印象里,童年只有孤独,批评和眼泪。爸爸和妈妈都是指责型人格,他们没有说过一句鼓励的话,也从未从她身上发掘优点,他们只知道咒骂和批评。
小花觉得这个家没有一点温暖,于是拼命的想要离开这个家,她终于成功了,通过上学的方式,离开了这个充满暴力的家,充满戾气的家。可是离开并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从小形成的孤独的心态让她很难去拥抱这个世界,去相信别人,她一如既往的孤独,也因为人际关系而困扰。她没有很多朋友,有情绪自己解决,自己消化。
尽管小花变得越来越优秀,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是自卑的。她的自卑是奶奶的嫌弃给的,是妈妈的忽视和不耐烦给的,也是爸爸的批评指责给的。
虽然她很优秀,却像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至少在奶奶,爸爸,妈妈的眼里,她就是一个不好,不值得被爱的人。因此,尽管个人能力很强,在与人合作方面,就显得有些逊色,然而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除非你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大部分人都是要和人合作的。
所以她的人际关系有问题,因此工作有问题,恋爱和婚姻也有问题。然而,别人给的自卑,别人是不会意识到的,别人不会试图去拯救自己。自助者天助,后来,小花选修了心理学,也考过了心理咨询师,才开始慢慢的自己尝试去解开自己的心结。
后来,她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从前的这些经历也成为以后对待自己孩子的经验。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伤害,原生家庭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至少可以影响一个人十多年。
03
美国孩子,他们无论高矮胖瘦都很自信,因为他们的父母,都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即便是长得又矮又胖的,他们也是最聪明的,父母也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
而80年代以前长大的孩子,受到的都是批评打压,美其名曰挫折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经有一个人说,他的三个孩子,都被他打进了北大。也有父母说,他们用严格的教育把孩子送到了名校。
这确实是成功的案例,可是我们谁又能听听孩子的心声?前段时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董卿,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终于练成了厉害的人。可是你只看到董卿的成功,你却看不到千千万万个被打骂,忽视,批评毁掉的孩子。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很多少年犯,十多岁就被送进监狱,很多都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语言暴力,甚至打骂,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破罐子破摔 。
心理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伤害,影响非常巨大,一个人怨恨父母,是无可厚非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谁没有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一些伤害?你不应该拿这东西来说事儿。无论怎样,别人伤害你,有的是无心,有的是无知。况且怨恨别人,没有任何用处,只能让你在悔恨里虚度光阴,伤害自己。
过上祥和,幸福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修炼好自己,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对家人负责,你真的修炼好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