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总笑谈历史] 冰心,民国四大才女中最幸福的小女人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2-12 10:55:11

文/卡兰诺

《[卡总笑谈历史] 冰心,民国四大才女中最幸福的小女人》by 卡兰诺

01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她写过很多很多的文章,她经历过太多太多的悲欢离合,却依旧非常热爱生命,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世纪老人”——冰心。

冰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散文、小说、歌、通讯、翻译作品,几乎各种文学体裁中都能够找到她的身影。

特别是她的散文和诗歌,曾经一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撼动。

1900年10月5日,原名谢婉仪的冰心出生在福州谢家大宅,一个基督教家庭。

童年时期的冰心,可以用“野孩子”来形容她,几乎没有什么少女气息。

在冰心3岁时,谢葆璋奉命到山东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全家人迁居烟台。

因为病弱的母亲,使她成天跟在父亲后面,做起了父亲的小跟班。

冰心的父亲,最爱把女儿当作一个男生来培养。带她去骑,带她去打枪,带她去海边,告诉她“烟台是我们的”。这句话,让很多年之后的冰心始终难以忘记。因为那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

除了喜欢跟在父亲身后,因为周围没有同龄的玩伴,她从小就喜欢看书,也开始学做诗,写章回体小说,但最终还是没有成章。追究原因,不过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喜欢去外面玩,很少时间会静下心来写东西。

在烟台的8年里,是冰心最快乐、最幸福、最自由的时间。她感谢父母给了她这么一个恬淡、快乐的环境,这对她日后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的两年,她跟着父母从烟台来到福州,后因父亲官职的调动,又从福州来到北京铁狮子胡同剪子巷,居住了10年,直到她赴美留学。

02

大学四年,冰心写了散文、小说、诗歌,其中以诗歌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让她迅速成名。

灵感来源于泰戈尔《飞鸟集》,遗憾的是,1924年,当泰戈尔来中国时,这个被称为“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冰心,终究未能与她见面,可以说是一件憾事。

对于冰心这个笔名,是有原因的:

1、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

2、她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3、冰心这个笔名据说还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在冰心的诗集里,有着母爱,有着童真,有着自然,有着上帝之爱,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主义,却引领了一股写小诗的风潮。

1923年夏,23岁的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远赴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大学,攻读文学。

在留美的三年时间里,她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散文的形式寄回国内发表,这也是我们后来看的《寄小读者》。它是冰心早期的散文代表作,在我国现在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03

而且,她还在“约克逊号”邮轮上,遇见了相伴56年的爱人,吴文藻。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既是萍水相逢,亦是阴错阳差。又或许是冥冥中的注定,让他们在这一天,以这样的形式见面。

那时,冰心请同学帮他找她初中同学的弟弟吴卓。没想到,找错人了,拉来的却是吴文藻。看吧,缘分就是这么奇妙,阴差阳错的相遇,注定携手走过一生。

后来才得知找错人了。但是,随后的闲谈中,吴文藻的谈吐和学识,给冰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将他作为她第一个诤友。

到达学校后,冰心开始给他写信,而他也常将看过的文学书寄给冰心。一来二去,写信的日子也有两年,两人虽心生情愫,但始终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命运安排他们相遇、相识、相知,更催促着他们相爱。1925年夏天的一艘小船上,吴文藻向冰心吐露了愿与她终身相处的心愿。冰心并不是个冲动的人,在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第二天就告诉吴文藻,她同意了。

她的同意,决定了两人56年的婚姻,而她,也收获了今生唯一的挚爱。

04

不知因为太红还是别的原因,冰心似乎不受人待见。

当年积极推荐她的陈西滢也曾说她的文字“一望而知便是从未出过校门的人作的”——《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换言之,便是缺少深刻。

鲁迅从未在正式场合谈论过冰心,尽管冰心至今日已被尊为文坛老祖母。

他在给郑振铎的信中说:“近闻杭州有十余作家遭禁,连冰心在内,奇极”。这话颇堪玩味,言外之意自然就是冰心不配遭禁。

鲁迅还曾说萧红在写作上超过丁玲要比当年丁玲超过冰心还要快,鲁迅先生认为丁玲的写作水平高于冰心,这是弦外之音。

更刻薄的当属苏青和张爱玲。

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张爱玲不喜冰心是因为她的文字,苏青看不上冰心则是由于她的容貌。如此公然指名道姓地公开挑战,女人刻薄起女人来,比男人更甚。

05

幸运的是,虽然遭文坛名人的不待见,冰心的一生都是被爱围绕的。没有了母亲的爱,还有丈夫吴文藻的爱,更有孩子的爱。

1931年2月,冰心的第一个孩子吴平出生,由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接生。

1935-1936年,长女吴冰,次女吴青相继出世,这给在伤痛中的冰心,带去了另一种爱——孩子的爱。

孩子出生后,冰心与吴文藻夫妇极其繁忙。1940年,全家移居重庆,冰心参与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

1946年,与丈夫远赴日本考察,还因此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任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的文学史。

这对于战后远离爱的正途的日本人民来说,是一种人性的反思。1951年,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国。第二年,又开始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

殊不知,“文化大革命”突然降临。吴文藻被划为右派,冰心被关进“棚”,这一段时间,对他们夫妇两人来说,是最艰难的。

两个均已年过七旬的老人,需下地耕种,这让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苟且地活着。

冰心,依靠坚强的斗志,撑过了非人的时期。如同覆盆子一样,边坚韧不拔,边和阳光玩游戏,为的就只是活着。

死,对于一个人来说,极其容易;生,才是最艰难的事情。即使在困境中,依旧对生活抱有热情。上天从来不会辜负这样的人。

《[卡总笑谈历史] 冰心,民国四大才女中最幸福的小女人》by 卡兰诺

1980年,80岁的冰心,迎来了第二次写作的高潮,她向所有关心她的人发出了呐喊:“生命从80岁开始!”

眼前仿佛出现,一个老人,并不向命运低头,她顽强地抗争,低头伏案,奋发地写作,在她的身上,看不到耄耋老人衰败的痕迹,有的只是生机勃勃的气息。

就连巴金老先生也不得不感慨:“您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也有虚弱的时候。1985年9月24日,84岁的吴文藻逝世。一个陪伴她走过风风雨雨的人生,陪伴她走过56年婚姻的伴侣,像母亲一样突然的去了。

她哀从中来,然而,这段悲伤期,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又恢复了坚强,拿起笔,继续写作。

06

冰心用她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她的一生。有她的故乡与童年,有北京往事,有文学生活等等,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冰心。

那个情感细腻,被爱包围的女子,始终坚信爱是美好的事情,一生被爱围绕。即使在“文革”期间,也不忘写作的热情。独立、自主、坚强的女性,跃然纸上。当然还有她的一些碎碎念,可爱至极。

这里说件趣事,是冰心的恶作剧。1923年初,冰心到美国,花钱照了两张照片,寄回国内给父母。其中大一点的一张,再她母亲去世后,吴文藻从她父亲那里要了过来,放在书桌上。

冰心看到后,问他,是每天看呢,还是一件摆设?他笑着说,当然是天天看啊。

过了几天,冰心趁着吴文藻去上课,把相片换成了阮玲玉,他没有发现,直到冰心提醒,他看了之后才发现,笑着把相片换了回来。

这件小事在《冰心自传》里看到时,我笑了。吴文藻真的是一个书呆子,还是萌萌的书呆子,连桌子上,妻子的相片换了也不知道。

07

晚年的冰心,喂、写信、看书、写字、睡觉。每一天周而复始,做着相同的事,精神上却是极大的享受。只因母亲和她说过:“人活着一天,就有一天的事,‘事情’是和人的生命一般长短的。”可见,母亲对冰心的影响有多大。

这段时期,冰心先后创作《空巢》、《三寄小读者》、《关于男人》、《我请求》等文章,内容之多,数量之大,极为壮观。

19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人生又有多少个19年呢。冰心将她的才华发挥到极致,不幸的是,1999年,99岁的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去世后,与吴文藻合葬,只为“生同衾,死同穴”。

据说,冰心走后,她家的宝贝猫咪咪吃喝不正常,一天天地瘦下去,没多久,也走了。这只通人性的猫,是在1984年,吴文藻去世前的一年来到冰心家的。都说陪伴是最长期的告白,也许咪咪就是这样吧。10多年的相处,只为陪伴到老人最后一刻。

后来,她的女儿吴青和女婿陈恕及时把咪咪做成了标本,送到了冰心文学馆,让它永远地陪伴着冰心。

郁达夫说: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

诚然,一个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有关,在民国的诸多才女中,冰心不是最有才的,更不是最漂亮的。

但冰心有一点,可以将这个时代的所有女子都比下去。那就是她的一生最是幸福,没有大起大落,幸福平顺和又极富盛名。

她的一生都无风无浪,不经风雨。那些所谓的苦难和丑恶,她没有过切肤之痛的感受。因此,别人眼中的缺乏深刻,正是她的真实感受,正如她的那句:独立山头, 宇宙只你一人占有了吗?

无戒365天日更训练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