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读素书(14) 霸凌与虚耗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2-27 20:01:20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逍遥读素书(14) 霸凌与虚耗》by 李寻欢怼李逍遥

《素书》遵义章第五。

“凌下取胜者侵”。居高临下的霸凌姿态,是一种侵犯。

清全祖望《鲒琦亭集》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干了一件让天下读书人哗然的事情,他把“亚圣”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踢了出去。满朝文武都是孔孟之徒,感到这实在不好接受,又不敢批逆鳞。

怎么办呢,钦天监的官员告诉朱元璋,最近天象有变,“荧行于惑”。荧惑之星,就是火星。古人通过肉眼观测天象,很早就发现了它。因为它看上去呈现出萤火虫一样的红色,运动还忽东忽西没有规律让人迷惑,“荧荧火光,离离乱惑。”

人们认为萤火之星在天际的变化,与自然灾害,国家安全还有帝王的生命有莫大的关系。

史记》,“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三年。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是“荧惑守心”。是指火星运动到天蝎座的心宿二附近徘徊不去,心宿二是红色一等亮星,望之如血如火,因此又叫“大火”(《经.豳风》“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流火”就是说七月这颗心宿二大火星西迁,天气渐渐变凉,不是“很热”的意思)。

天蝎座属黄道星座,属于28星宿中的心宿,心宿有三颗星,下应人间的皇帝与皇子。火星一直是在黄道附近活动的,如果它在属于帝王的心宿停留的话,就叫“荧惑守心”,是一种大凶之兆。表示不是要改朝换代,就是要死皇子死宰相,要么就是改朝换代或者崩逝皇帝本人。历史上据说也有过九次荧惑守心的应验。

《逍遥读素书(14) 霸凌与虚耗》by 李寻欢怼李逍遥

那么,钦天监向朱元璋报告荧惑星有异动的天象,其实就是一种委婉的警告,告诉他你这么干,辱没斯文正脉,已经引起了上天的不愉快,所以荧惑星有了异动。

不过呢,荧行于惑,也就是暗示,这个异动目前还在发展变化,看你的表现了,补救还来得及。

这位朱大村长正一心一意埋头苦干,想把这个帝国打造成一个日升月恒永远不变的朱姓村落,这个天象消息,不是他喜闻乐见的。不能冒犯冥冥中的天命。他只好又把孟子给请了回去。但这件事他可没忘,二十年之后,他又拿出了《孟子》,以他大概相当于初小的文化水平,要对《孟子》进行删节。

删掉特别看不惯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大发脾气,扬言孟子如果活到今天他就要干掉他,“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因为孟子的那些话触犯了他的底线。

朱元璋尊元,从来不说自己造反有理,尽管元朝时他家实在活不下去,他骨子里就觉得皇帝就是不可侵犯。如今既然建立了大明,那就天经地义更要天长地久,怎么能民贵君轻呢?

朱元璋的风格,就是典型的凌下取胜者侵。

朱元璋受尽了元朝官吏的欺负,对官僚阶层有种本能的厌恶,但又不得不依靠他们办事。他反腐的力度是历朝历代最轰轰烈烈的,抽鞭子打屁股,充军凌迟剥皮实草,什么手段都用得出。

按他的想法,官吏低薪够温饱就该知足,收“书四本,纲巾一个,袜一双”,头巾袜子都立案算贪腐要亲自过问。驸私自贩卖茶叶,也被他毫不留情杀了。然而,人越杀越多,案件也越积越多。他悲哀的发现,按这个标准来衡量,他的官员们已经是集体全部的烂掉了。

奇怪的是,他觉得让自己操碎了心的百姓们,对他也并不领情。这也与他刚愎自用,不看实际的霸凌作风有关。他的一些农桑,移民等一刀切的举措,是他自己在脑子里琢磨出来的,有的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有的根本执行不下去,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敷衍一番。

“名不胜实者耗。”这个比较著名的应该是赵括和马谡。

他们很相似,一是都是熟读兵书的将门新锐,二是早有人对他们有清醒的认识。赵括的父母,名将赵奢夫妇,赵相蔺相如,都评价他夸夸其谈胶柱鼓瑟,求田问舍盛名难负。但赵孝成王不信,中反间计以他代替廉颇,对战秦大将白起

《逍遥读素书(14) 霸凌与虚耗》by 李寻欢怼李逍遥

名不胜实而“耗”的结果,就是耗出一个“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还有长平四十万赵国好汉堆积如山的白骨之冢。昭烈皇帝刘备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叮嘱诸葛亮“察之”。

一生唯谨慎的丞相就犯了这么一次不谨慎的错误,一出祁山就起用马谡到陇西与关中的锁喉之门街亭,对战魏老将张颌。巨大压力之下,马谡举止失措,居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屯兵无水之山,几乎不战而败。耗的结果,就是丞相挥泪的辛酸,一生再也不敢赌,凡事亲为,鞠躬尽瘁的死而后已。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略己责人,自厚薄人。就是“马列主义对别人,自由主义对自己”,“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这样当然没人心服,怎么会“治”?不过这句话又呼应《素书》第五章“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其中的一部分内含。能察见渊,照见隐匿,还可以明于人又不暗于己的聪明人,大多会犯一种易怒的毛病 。

这是心念上的细微,气量上的局限,很容易要跑出来显示显示自己的明察。下意识特别看不惯别人身上的正常人性,正常需求。有种细微的“我都这样苦逼要求自己,你怎么能这么轻松自在”?这也是所谓“责人”,“薄人”的一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