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读查理芒格(六) 如何过上痛苦的生活?
▶序
P165-P206。第一讲《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第二讲没有读完。
第一眼不注意,以为是哈佛大学。实际上此哈佛非彼哈佛,查理的最后一个孩子1985年于这个学校毕业,校长很聪明的开始邀请他在1986年做演讲。
查理采取了他所擅长的逆向思维,为如何过上痛苦的生活开出了一个处方。按此方生活,必定能活的很痛苦。若希望幸福快乐,自然可以按相反的方式去生活。
让我们看看这份处方包含哪些秘诀。
▶01
查理首先回顾了另一位演讲者约翰尼·卡森的方子。
(刚才搜索了这个人,然后看了20分钟的美版“吐槽大会”,噗~Anyway,这是个上世纪的知名脱口秀明星)。
脱口秀总是打破常规思维的,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卡森会使用逆向思维。
卡森的方子如下:
1、为了改变心情或感觉而使用化学药剂。
2、嫉妒以及
3、怨恨。
这个顺序可以颠倒一下,一个人因为嫉妒和怨恨心情糟透了,于是企图依靠某些化学药剂来改变心情,结局却是,不但没有改变心情,反而产生了药物依赖,比如酒瘾和毒瘾。
在读《心流》的时候,米哈里将幸福定义在意识的有序上。
嫉妒和怨恨可以说是意识的两大毒药。每一个有过这两种体验的人都知道,在渴望别人受到惩罚的同时,也把自己关进了囚笼。
圣雄甘地懂得内心的暴力不会带来幸福,因此他倡导非暴力,同时可以不合作。这个原则其实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设想,当你的孩子“不听话”,哭闹之时,你能不能忍住揍他的冲动,同时又不被孩子的吵闹所胁迫?当你的爱人胁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你能不能心平气和,同时坚持自己?
首先去除内心的暴力,方能得到现实的和平。
当人的胜任力降低,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求助于酒精等药物。化学药物是一种不用费力即可暂时改变意识的方法,一个长期会造成自我伤害的捷径。
这种依赖是不断加强的。戒除瘾不存在渐进式的方法,只有做或者不做。
▶02
查理在卡森的基础之上,另开了四剂药。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情。
查理非常看重此方,认为它能抵消你的一切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
这个习惯,会让你像龟兔赛跑的兔子一样,永远被乌龟甩在身后。没错,也许你很聪明,但再愚蠢的乌龟也会超越你。
这说的是人生目标。就像一本书的书名那样,《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实际上,这是已经被无数人所证明的,几乎成为常识的知识点。
但是真的很少有人这样去做,可能只是因为,这样做看起来会比较傻吧。
如果定下了目标,一生只做一件事。时间管理会变得特别简单,每天只有两个时间:为人生目标奋斗的时间和其他时间。只要不断加大为人生目标奋斗的时间,减少其他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二,尽量别从其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
这还真是很多人做的事情,人或者盲从,或者极端自我。
对治这一点倒也不难,阅读和仔细找一位或多位好老师。查理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跟伟大的先贤们“做朋友”。
不仅要做朋友,还要做好朋友。理解他们,让他们常伴左右,指导扶持你的人生。
第三,遭遇失败时,一蹶不振,意志消沉。
这一点很多时候,只是一转念而已。看你从哪个角度看问题。
比如我自己而言,坚持的一个理念是:没有失败,只有反馈。每一次失败都只是在证明,哦,原来这种方法是不行的。
是的,也许会反复犯上同一个错误,尤其是涉及根深蒂固的信念层面时,但最终,只要不放弃,总能够走向另一条路,全新的道路。
第四,不遵守古训:当我知道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规避风险。
查理喜欢研究别人的失败,正是对这个古训的遵从。这些研究让他能很快看出,哪些地方可能会出问题,从而避开这些风险。
巴菲特说查理总喜欢说“不”,可以说是说不大师。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恐惧和优柔寡断,当发现好机会的时候,查理会全力出击,毫无保留。
其实这有点像猎豹捕食,总是等待,评估,等待,一旦看到机会,快速出击,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