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2-21 11:39:02

2018 年 2 月 15 日,农历大年三十,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一个叫张扣扣中年男子从容地结束了三条人命后,坦然地自了首。

是仇杀?是被逼无奈?是社会问题?…作为大众我们无据可依、无权可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个悲剧。

到底暴力是不是我们这个社会解决问题的不可替代的办法之一。但愿下面十部电影能给出些思考和启示。

1、《搜索者》(1956)

原名:The Searchers

国家:美国

导演:约翰·福特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经典西部复仇片

2、《火柴厂女工》(1989)

原名:Tulitikkutehtaan tyttö

国家:芬兰

导演:阿基·考里斯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关于一个工厂女职工的仇恨

3、《怒火青春》(1995)

原名:La hain

国家:法国

导演:马修·卡索维茨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热血青年与社会执法者之间的仇恨

4、《鳗》(1997)

原名:うなぎ

国家:日本

导演:今村昌平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盛怒下杀死了偷情的妻子,之后的日子该怎样度过?

5、《杀死比尔》(2003)

原名:Kill Bill: Vol. 1

国家:美国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纯粹的复仇,纯粹的暴力美学。当然,还有思考。

6、《隐藏摄像机》(2005)

原名:Caché

国家:法国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对社会矛盾超细腻、现实、残酷的表达手法

7、《光荣的愤怒》(2007)

原名:光荣的愤怒

国家:中国

导演:曹宝平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一个村支书与三个村霸之间的斗争

8、《伊莲娜》(2011)

原名:Елена

国家:俄罗斯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仇恨

9、《荒蛮故事》(2014)

原名:Relatos salvajes

国家:阿根廷

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七个暴力美学故事内隐藏着导演对社会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

10、《三块广告牌》(2017)

原名: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国家:美国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电影中的“张扣扣”:十部电影反思复仇与暴力》by 星期五文艺

「推荐语」对社会矛盾的深度思考

组稿:太虚宫

本文禁止转载,如需合作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