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职场心理学——超限效应,言之有度,方得人心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3-04 20:28:04

《5分钟职场心理学——超限效应,言之有度,方得人心》by 小十一爹

图片来自网络

01

去年完成大项目之后,在公司名声大噪,走在路上都有人问候,说什么有前途啊,厉害啊之类的话。我这个人总体来说还是注重低调的,是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总是把事情看到最坏之后,再来想解决方案。

但是短时间内他人集中性的夸奖,让我还是有些膨胀了。

有一次,部门里面有个新人来我这请教问题,刚开始我原本只是想点到为止说清楚即可,等中午看她渴求的眼神,我就想多说道说道,总之就是,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之类的。

说到10分钟左右,我发现这位同事开始出现不耐烦的神情了,注意力也开始分散,我随即发现画风不对,最后对话以她的一声“哦”结束了。我也意识到,我话说多了。

02

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以上两个案例都属于话说多了而体现出来的“超限效应”。

一、什么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二、超限效应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1、说教者以自我为中心

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状态的很大一个心理原因,就是说教者未考虑到合适的场景,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听者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

2、缺乏正确的方式引导

纯粹的语言输出让听者容易产生厌倦甚至厌恶的情绪,缺乏方式多样化的引导,是很快导致反感的重要原因。

3、没有把握好“度”

凡事都需要一个度,我们做事也好,说话也好,都需要有一个分寸。当把握好这个分寸时,那么言谈举止都会让他人感觉舒适,如果超过了这个度,那么就等于失去了分寸,将很有可能遭致反感。

三、职场中如何避免超限效应的产生

1、明确真实目的

在职场中与他人沟通,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是远远不够的,沟通的结果彼此认同并可以有效的推动工作的进行才能说是有效沟通,所以,职场中一遍遍的说教,可能反而会远离真实目的。

2、一次性切中要害

在职场中说话,尤其是“教育”他人,能够做到快准狠的一次性切中要害是职业素养的有效体现,避免过多的说废话,是博得他人尊重的有效手段。

3、避免过度刺激

自尊心在职场中的重要程度有可能会超过生活,被批评或指导之后,正常人的心理状态都会有所起伏,应该给他人足够的思考空间,以求得冷静和进步,如果过度刺激,会超过普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势必会反感或者逃避。

4、认识清楚自己

在指导他人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有无足够的实力,或者他人是否需要自己的指导。如果达不到,那么一定会话不投机半句多。

5、保持敏锐的觉察力

话要点到为止,什么时候应该继续说,什么时候应该停,需要对他人的察言观色,尽可能的去感受他人的情绪,以更好的把控自己的行动。

四、启示

一个人的语言魅力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而在于他说的是什么。一些人所以话太多,是想显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往往把讲长话当作是有水平的表现,其实,话讲得到位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口才。

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唠叨不停的人,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不考虑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是别人需要的,也经常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所以有时候也容易招人烦。

记住,任何沟通,特别是旨在诱发别人态度改变的说服和引导,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