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竟然要孩子来养家,而且还是女孩子
2017年有两部重要的动画电影,如果说《COCO》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是感动,但哭过之后不久就忘记了;那么《养家之人》带给我的则是沉重的思考。
这颗本届奥斯卡的遗珠绝对值得一看。
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帕尔瓦娜,和父母、姐姐还有尚是婴儿的弟弟生活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这里是塔利班控制最为严格的地方。
因为战争,父亲失去了一条腿,只能靠在街上摆摊替人代写代读书信勉强糊口。
父亲因为行走不便,只好带着帕尔瓦娜在街上摆摊。
因为塔利班规定女性不能单独出门,如果出门一是必须要有成年男性陪同,二是把脸全部遮起来,只露出气的小孔。
在街头,你会看见有人揭发店铺老板卖给女人东西而惨遭毒打,而周围的人早已麻木,漠不关心,甚至不会停留。
帕尔瓦娜此时还是个有些任性的小姑娘,她因为要卖出自己一次也没穿过的漂亮的新衣而不高兴,对为什么非要是自己出门打水而心怀怨气。
街上行人匆匆,没有人光顾的时候,父亲考问她的课程,问她是否记得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小女孩只顾怜惜自己的漂亮衣服,根本不愿意回答。父亲却耐心的说,不记得也没关系,我用故事来替代,人们总会记得故事。
父亲用生动而流畅的故事为她讲述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曾经灿若星河的文明,以及经受的劫难,和曾经美好的世界。
父亲告诉她,这个国家曾经美好过,有过斑斓的颜色,那个时候女人也可以读书,上大学。
美好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但的确存在过。
灾难总是转瞬即来,一个少年塔利班认出了父亲,因为父亲曾经是他的老师,对老师曾经教导过他而不满。于是,他故意指责父亲将女儿带到街上,有抛头露面之嫌,准备动武。
父亲斥责了少年塔利班,保护着女儿回了家。
天刚黑,那个少年就带着几名成年塔利班抓走了父亲,理由是他拥有禁书,违例教女性识字。
此时的帕尔瓦娜虽然害怕,还天真让妈妈别熄灯,以为父亲会找到回家的路。妈妈在黑暗中痛苦的捂住了脸,说爸爸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漫长的一夜。
天刚亮,母亲便带着帕尔瓦娜出门去监狱看父亲。好心的人提醒她们,要从黑暗无人的老城区穿过,不然被塔利班看见了,会没命的。
穿着这样的外罩妈妈下台阶就摔到了
快到监狱的时候,她们还是被巡逻的塔利班发现了,虽然妈妈拼命解释,丈夫在监狱里,家里唯一的男性还只是个婴儿,她实在是没办法了。
但换来的仍然是一顿毒打。
打人的塔利班说:“下次再这样出门,就不会这样走运了,你一定会被人打死的。你单独出门是对你丈夫的羞辱和对神的不敬 。
被打得浑身紫青的妈妈回到家,一言不发的躺下。
突如其来,接二连三的灾难,让小女孩一夜之间长大。
她明白了为何打水的总是她,因为姐姐已经长大,单独外出会被人毒打。
而现在,家里已经断粮了。
家中没有男性,集市上没有一个人会敢把东西卖给她们。
难道就等着饿死?
姐妹俩想出了办法,帕尔瓦娜剪短了头发,穿上了哥哥以前的衣服,扮作小男孩走出了家门。
从此,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她惊讶的发现,她的思想和学识,她的外貌没有任何变化,仅仅只是换了个身份,就是如此的不同。
她第一次买到了食物,第一次赚到了钱,第一次可以堂堂正正走在大街上,去任何一条街道。
她还遇到了同学,一个同样假扮成男孩的小姑娘。
两人一起结伴打短工,扛大包,一起装成是清洁工到糖厂偷偷拣一些残次品的糖带回家。
两人一起互相鼓励,还各自取了男孩的名字。
可是,这样的光景能维持多久呢?
她们的身体终要慢慢长大,开始发育。
一旦哪天被人发现身份,迎接她们的将是被石头砸死的噩运。
每一天,妈妈都是提心吊胆的,终于有一天,妈妈阻止她出门。妈妈说:事情不该是这样,不该由一个孩子来养家,我不能失去你。
为了解救这个孩子,妈妈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将大女儿嫁给自己表亲的小儿子,用一个女儿的婚姻来解救全家人,哪怕连对方的面都没有见过。
并且在信中卑微的提出,自己和女儿们都有谋生的技艺和坚强的心智,并不会给表亲带来什么麻烦和损失。
这就是阿富汗的状态,未成年的少女可能会被嫁给一位老翁,而在战火中失去了丈夫的女人们,哪怕是为了给怀中的婴儿上街买药,也会遭遇毒打。
帕尔瓦娜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爱她的父母,她的母亲是作家,她的父亲是教师,虽然生逢乱世,但父母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课,讲授知识。
更多的女性则不认字,被困于家中,不知外面的世界是如何?自己此时身在何处?只能乖乖的服从。
每当小女孩遇到危险时,她都会想起父亲曾经给她讲过的故事,那个故事中的小男孩,为了夺回被象神抢走的种子,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战胜象神身边妖怪所需要的利器。
两个小女孩,一起在废弃的坦克上,谈论着各自的理想。
肖希亚想去海边,因为父亲只是把女儿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可以想象的将来,会为了一笔钱,不知把她卖给何人。
所以,她要在自己长大之前,偷偷的赚下一笔钱逃离这里,逃离父亲,去海边做小生意养活自己。
而帕尔瓦娜一心想去监狱救出自己的父亲。
两个好朋友相约20年之后在那片海相见。
善良终将得到回报,帕尔瓦娜遇到了之前自己帮助过的大叔,这位大叔拼着命将奄奄一息的父亲救了出来。
而此时,飞机在头顶盘旋,坦克轰鸣,一场战争又将开始,监狱中所有成年健康的男人将被带上铁皮车奔向战场,而所有残疾和生病的人,在一阵机枪过后,已被清理。
黑暗中,帕尔瓦娜推着奄奄一息的父亲,背诵着父亲教给她的话,一步步走向家的方向。
“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话要说得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
“毕竟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 ”
在我写出这段文字的时候,手机跳出新闻提示,在今天,阿富汗的首都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6人死亡18伤。
如果不是这部影片,新闻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闪而过的一段数字。而现在,我们知道,这数字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
影片最开始的那个迷题,这个家庭的儿子怎么死的?战争?还是疾病?为何所有人都不提起。
直到最后他化身为故事的的那个小男孩---苏莱曼。我们知道了他的故事。
“我看见地上有一个东西,我以为是玩具,我把它捡了起来,然后它爆炸了。后面的事我就不记得了,因为这就是结局。”
有很多孩子根本来不及长大。
但即使是这样,帕尔瓦娜的父母仍然给了孩子们最好的教育,那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中所蕴藏的希望和光,足以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在那个走路会不小心碰到地雷、飞机时刻在头顶盘旋的恶劣环境中,孩子们仍然心怀希望。
这样的孩子不会被邪恶侵蚀,毁了心智,变得极端,走入迷途。
倘若有一天,社会恢复了安定,这样的孩子必是最先得到幸福的那群人。
而那些对新世界无能为力的人最终会失去希望,在思想上会越来越激进,更愿意去攫取而不是创造。
感谢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黛博拉 艾里斯,她曾经在阿富汗生活了整整五年,她是一位慈善家、和平主义者,女权运动者,她长期在那里工作,致力于改变不平等的现状。
感谢导演诺拉 托梅,制片人安吉丽娜茱莉,带给我们这样一部小众而深刻的作品。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