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读《跃迁》(二)
文/齐齐乐
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跃迁》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做好选择,培养有竞争力的“高手战略”。
古典老师说:“成为高手的战略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1.专注(FOCUS)是实现跃迁的关键因素
当年股神巴菲特和其合作伙伴查理·芒格的一次聚会上,两人相约写下一个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词,当两张纸条拿出来,内容竟然一模一样-“FOCUS(专注)”。专注力所带来的魔力足以让一个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现在很火的个人品牌,基本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人最先红起来。比如Angie专注于时间管理,彭小六专注于知识管理,弗兰克专注于写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定标签,辨识度高,才能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个人IP,取得事半功倍的影响力。而各个自媒体平台都有“垂直度”打分,鼓励输出“垂直性高”、“一致性好”的内容,不断打磨专注度才能一定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就连当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也提出采用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这种思想体现出了专注的魔力。
2.头部效应
“头部效应"其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二八原则”和“幂次定律”都展示出了: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绝大多数的资源和财富。
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杠杆的力量是有多强大。
很明显的,竞技比赛中的冠军得主,往往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关注,而亚军和李军即便比冠军只差0.001秒,其影响力也会被大大削弱。这就是头部效应的现实体现。
书中给出了我们解决方案:“世界本来就是不公的,停止抱怨,开始积极的行动是最明智的。”
的确,行动是抵抗一切不公的良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书中还指出: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我有一位朋友做淘宝,去年赚了100多万。她就是卖小众产品起家,别人开店动不动卖大众包包、服饰、母婴产品,她偏偏不去凑热闹,而是反其道行之。
她分析了市场行情,开始卖一种个性化的小众产品:定制150cm左右小个子女生个性化服装,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其。她就是选择不走寻常路,占领了二线战场,最后一步步成为了赢家。
正如古典老师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最近被一件事情扎心了,腾讯王者荣耀团队,被爆发了100个月年终奖,随后评论区有昵称为“腾讯员工”的网友回应称“哈哈,也不全是啦,我是120个月”。且不论事情真假,但是王者荣耀的吸引力之大,使用群体之多,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且不说它的社会影响力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仅就这个游戏本身的商业价值,绝对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王者荣耀》团队拿如此多的年终奖也是无可厚非的。
也有很多传统生产企业,生产线二十四小时不休,工人每天加班加点,产生出来的效益却远远低于互联网的一个分支,其收入也可想而知。
可见,行业不同,选择不同,即使付出一样的努力,收入水平也会有天壤之别。
万维钢也说:
要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变迁,要抓住时代的机会,要时时刻刻更新自己对环境、社会、世界的认识,多听、多看、多思考,了解这个世界,看看每天都在发生什么变化。而你的下一个机会、灵感存在于每天的日常信息中。
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敏锐性,打开思想的大门,保持不断学习和尝试的热情,拥抱变化,勇于选择。
有句话叫“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我想说“最怕你一生忙忙碌碌极少产出,还安慰自己充实富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勇于改变和尝试,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比埋下头去默默努力更加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