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乙《模范青年》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3-28 12:13:02

《读阿乙《模范青年》》by 很老很老的猫

“我”与周琪源,一起在警校读书,毕业后一起分到一个小县城公安局派出所,一起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顿与迷惑,若干年后,“我”不顾家人的反对,丢掉铁饭碗,开始到大城市闯荡,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而周琪源,他努力学习,勤奋写作,一切的努力只为了一次出走,但他始终没有摆脱父亲的各种软硬兼施,随着年纪的增大,他听从父命,结婚、生子,在小县城里苟且安生。

最终,一场绝症夺去他的生命,留下他发表过的八百一十七篇报道(平均每年发表一百多篇),还有英语六级证书、自考拿到的大学法律本科文凭,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及一大堆单位发给的奖章和先进证书,那些都变得毫无意义。而更滑稽的是,在周琪源弥留之际,一位单位的领导来看望他,给了四百块钱慰问金,他紧握周琪源父亲的双手,说,这小伙子能力很强,我本来打算把他推荐到省厅......这样的褒扬再一次戳中心脏。

疾病为周琪源的生命划上句号,但就算不死,他的生命也早已停滞,父命,是他终身不能逾越的沟壑,他极少违背父亲的旨意,像大多数传统的中国家庭一样,周琪源父子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的秩序,父亲像是残暴而仁慈的君主,统治、管辖、安排儿子的一切(读警校、分配工作、读不读研、成不成家、孩子去哪里就学,都是父亲的安排),父子间所有的语言都是命令与对命令的接受。

而”我“父亲则像是一只失势的狮王,看着我出走,他怒不可遏,却无能为力。一个强势的父亲,一个弱势的父亲,决定了两个儿子迥然不同的命运。但周琪源自身也有责任,他总是在做准备,却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去挺身一跃,最终没能跨出那一步,有什么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有什么样的儿子也就有什么样的父亲。也许,我们一辈子要遇见的人,都是我们的宿命。

正如书中评价那样:周琪源,勤奋克己、卧薪尝胆、与人为善、胸藏血泪十斗;而”我“,自由放荡、随波逐流、无君无父、受尽老天宠爱。

好一个无君无父!各位当爹的,赶紧对照检查,先从父皇的位子上退下来再说吧!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