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4-11 19:53:05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最近的电影市场正如当下所处的季节一般生机勃勃,无论是赚足了情怀的《头号玩家》,还是攒够了口碑的《暴裂无声》,都给影迷们带来多维度的认知开拓和观影体验。

就在这样的佳片云集中,又一部印度电影横空出世,和这些年前几部宝莱坞的作品一样,该片同样延续了印式的惊艳。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译名着实用心了不少,甚至颇为贴切,更成了不容错过的观影理由。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起跑线上的阶级跨越

新片《起跑线》主要讲述了一对夫妻的择校故事。

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爱情的结晶,也许正是导演深谙此理,于是故事的一开始便是彼时还是情窦初开的年轻男女的相遇与相恋。浪漫的氛围,青涩的情愫,让影片一开始就带给观众一种轻松的沉浸式体验。

随后镜头一转,时间推移到了多年以后,当时羞涩的裁缝店小伙子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服装商人,能说会道的他将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与妻女幸福地生活着。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而当女儿到了入学的年纪时,曾经那个大胆时尚的姑娘如今也和所有人妻一样,为了择校问题而忧心忡忡。她劝说丈夫在富人区买房从而可以让女儿进入名校,遭到丈夫拒绝后便危言耸听一般地预言孩子因为没有进入名校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人生遭遇,最后则是以吸毒收场。

为了让妻子放心,丈夫妥协了。然而,搬到了富人区只是入校之路的开始,因为名校会对生源进行考察,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检验,更是对家长的筛选。为了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父母,夫妻两个人开始努力融入富人的生活。

他们邀请周围的富人邻居来家里聚会,努力融入他们的生活,甚至用“说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身份。然而自幼的家庭出身和长久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并不能在这场伪装中游刃有余,漏洞百出中自然也是笑料不断。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显然,这场阶级跨越并不成功,他们的女儿并没有获得入学资格。正当两个人忧心忡忡的时候,一个穷人朋友告诉他们名校每年都会留有25%的贫困生名额。

此路不通,旁道亦可。走投无路的夫妻二人决定再来一次阶级跨越,只是这一次并不是跨到上层,而是步入下层。对周围所有人宣布了要出国旅行之后,一家三口偷偷地搬到了贫民区,开始了另一段冒失趣事。

就像是融入上流社会的困难重重一样,贫穷也令他们不能轻易应对。困窘的生活,糟糕的环境,夫妻两个人为了女儿头咬着牙忍受,而一对好心的穷人邻居也对他们照顾有加。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虽然有几次几乎被拆穿,但终究化险为夷,和其他一些假扮穷人以获得名额的有钱人一样,通过暗箱操作以及蒙混过关,最终他们的女儿顺利拿到了入学资格。而那对穷人邻居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幸运。

对穷人邻居心怀愧疚的夫妻二人决定为他们做些什么,两个人来到了大多数穷人孩子只能选择的公立学校,为其捐款,大大改善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孩子们也可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穷人邻居的儿子。

为了对这对匿名的好心人表示感谢,穷人邻居偷偷找到了捐赠人的地址,结果开门后发现原来是自己曾经的邻居,几经周折之后,穷人邻居意识到了事情的真相,认定是他们抢走了自己儿子的入学资格,于是盛怒之下决定揭发。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而最后,真正将这一切揭发的,并不是穷人邻居,而是女孩的父亲,此刻的他已经深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要纠正的时候却发现校长原来早已知晓此事,并一直从中牟利。愤怒的他在校园礼堂的典礼上将一切坦白,并决定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转入公立小学。

故事的结尾很温暖,妻子终于理解了丈夫的决定,两个小伙伴从此也可一起开心地去已经被改善了的公立学校学习生活。

起跑线上的阶级跨越,至此终结。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歌舞不再是唯一的标签

一提起印度电影,人们首先会想到歌舞,无论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言不合就跳舞”似乎成了印度电影的重要标签。

《起跑线》自然也不例外。几段穿插的歌舞不仅不突兀,还对情节的推动以及气氛的烘托有着不小的助力。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当努力装成上流社会的夫妻俩在家中举办party,小女儿放了一首自己和父亲最喜欢的歌曲之后,父女两个人情不自禁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起舞来,沉浸在欢乐中的父亲自然不会意识到在周围人眼中这无异于丑态百出,而此举也在妻子愤怒地拉了电闸之后得以平息。导演用歌舞说出了一个道理:阶级跨越,并不容易。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印度电影里的歌舞的确惊艳,但纵观最近几部印度电影,票房与口碑兼得的制胜法宝似乎并不仅仅是歌舞。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神大叔》到《起跑线》,更触及人心的,是越来越好的印度故事。

不得不说,印度电影讲故事的能力在近几年与日俱增,一个个好故事让人在歌舞的视觉享受之后还能心留余味。《起跑线》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故事。

在看似搞笑的氛围中,导演不时地加入了一些深度思考和几处两难选择:当妻子和丈夫强调女儿择校问题的重要性时,一句“英语在我们国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直白地揭示了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夫妻两个人为了让自己更像穷人而努力融入贫民窟的生活时,穷人邻居的那句“贫穷并不是能一两天就学会的”,用赤裸裸的现实指戳人心;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当为了帮助丈夫筹集孩子的入学费用时,穷人邻居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为日后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埋下了伏笔;当穷人邻居最终发现这些并决定举报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小女孩灿烂的笑脸,他改变了主意,“他也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她在这里上学”相信也触到了不少观众的泪点。

正是这样一句句精妙的台词和一处处细节的设定,让《起跑线》成了一个当之无愧的好故事,也让歌舞不再是印度电影唯一的标签。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定输赢的,除了终点,还有起跑线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里所显现的妇女问题和《小萝莉的神猴大叔》里所描述的宗教冲突都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些遥远,那么《起跑线》里的择校事件于我们而言则并不陌生,这样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中国

以前被认为决定输赢的终点,现在变得并不唯一,起跑线也同样被拉上了神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老话其实早就言明这样的状况。正如《起跑线》中在孩子择校问题上费尽心思的印度父母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舐犊情深同样存在于我们身边。

近些年来,相关的报道也数见不鲜。“为了入学名额而通宵排队”,“招生条件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当孩子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上幼儿园的问题了”等等,再加上最近北京状元对于“教育差异”的一番言论,更让大众知晓,原来起跑线真的很重要。

《如果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by 87号公路

当然,自有一些人对这样的观点嗤之以鼻,坚信“条条大路通罗”的他们认为起跑线被人为夸大了。然而,不同起跑线上的差异性,仍无可否认,不容忽视。相对高的起点,到达终点的距离和路况都无形之中好了许多,这其中自然有区域的差异和教育资源的不平均,甚至存在一些灰色的暗箱操作,但这都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现状,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望子成”的父母们只好极力顺应,着实辛苦。

电影的结局很正能量,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影片中的父亲那样在和校长对峙之后,潇洒地让女儿退学,进入相对一般的学校。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的大多数父母们还是将“起跑线”的潜规则烂熟于心,“一定要让子女接受比自己更好的教育,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的信念与苦心,让他们依旧执着地在起跑线上尽心竭力。

所以,当定输赢的不再是终点,还有那条令我们内心想要回避,但事实上不得不面对甚至竭力顺应的起跑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