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29.深入了解伏笔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5-07 10:29:02

《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29.深入了解伏笔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29.深入了解伏笔

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只有在真相揭露时,读者才恍然大悟。

如果需要将伏笔设置得明显一些,就要确保你对其倾注了感情。

还是感情,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朋友说我写东西太过强调逻辑性的事儿了。当时还觉得他说的比较片面哪。如今才知道人就是对的。

如果需要将伏笔设置得微妙些,则不需要太刻意,正常推进就可以。

想起一个事儿,是在中学时代,有一阵子特别喜欢写小说。有几个同学也就在我写完了就看一看。有一个特别喜欢读武侠小说的哥们每次看完还愿意评论一番。

有一篇是写一对高中生介于爱与喜欢之间的那种关系的故事。其中我提到了一个眼睛。其实也是无心之举。那个同学就说我这个伏笔好。

这大概就是“如果需要将伏笔设置得微妙些,则不需要太刻意,正常推进就可以。”的意思吧。

有心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行。

在故事中,你几乎可以为一切埋下伏笔

假设在一个故事里,主人公早晨去上班的时候,因为与妻子吵架而忘了拿购物清单。他出门的时候清单就摆在桌上。这就是伏笔。而他们正在吵架这件事则是另外一个伏笔。

伏笔的作用

注意,前面说的伏笔——被遗忘的购物清单,并没有直接指向事故以及其后的事情,但是为后面那个特殊的情节点做了布置。

伏笔即暗示。它是一个或去遵守、或去违背的承诺。它暗示着紧张氛围或结果,但是没有具体形态,也不会传递出细节详情,都是无任何意义或转移注意力的对话或者行为。

有的事情与故事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到了后来变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例如,一位男士买了一双红色高跟鞋,明确说明鞋号为7码,之后他却死了,其中一只鞋离他三英尺远,另一只则插在他双眼之间,这就是一个伏笔,而不是线索。

伏笔就像是故事结构:一旦你发现它的作用,它便会脱离原文,帮助你更加确切地把握故事脉络。

伏笔的时间和位置

伏笔设置在故事的前1/4处,不然这1/4章节就没什么卵用了。第一部分(剧本的第一幕)是整个故事的布局,这部分当中的一切都可以用作设置伏笔的工具。

也可以在后面埋下伏笔,但绝不能是第四部分(剧本的第三幕)。第二情节点(故事的3/4处左右)是最后一个为后续事件设置伏笔的机会。

其实这是废话,第四部分埋伏笔也没什么用啊。

是鲁莽草率还是小心翼翼,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学习伏笔技巧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看小说或电影时,去发现它们。看看你能发现多少伏笔,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展开的故事情节相互联系起来的。试着区分故事情节的伏笔以及人物特征的伏笔。二者均有益于故事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看了大量的老电影,还不错学会了不少东西。不过这个伏笔还真没注意。

在剧作中发现的伏笔越多,你就越有信心成为一名善用伏笔技巧的大师。

总结

自从去年开始学习《创意写作书系》看电影才开始注意电影创作方法。感觉受益匪浅。在电影中发现伏笔还真没有想过。

今天早上起来看了一部电影《红海行动》。想想里面都有什么伏笔。

手串、黄饼、狙击手、水果糖、项链,也就想起来这些吧。

以后一边看一边记录就是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