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32.灰色的影子:某些开放式的故事结构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5-10 09:11:02

《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32.灰色的影子:某些开放式的故事结构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32.灰色的影子:某些开放式的故事结构

专业与业余,区别无非是熟练程度。

就像体育训练,把技术动作学会了不一定成绩就会好。想出成绩,除了科学的技术动作之外就是勤奋了。技术动作学会容易。坚持就难了。

我曾跟几个小伙伴一起练组合直拳。动作其实相当简单,无非是左右手连续击打直拳罢了。小伙伴总是惊讶于我的动作,甚至于觉得这是天赋。

其实,什么天赋。无非是笨鸟先飞,反反复复训练罢了。开始动作不仅是慢,还不协调。每天晚上几百次的练习,坚持一个多星期,动作才慢慢的协调起来。一个月后速度开始不自觉的快起来了。一年后动作几乎是不假思索打出去的。

根据卖油翁的说法,这就是熟能生巧。

故事结构的角度

故事应该分成连续的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特殊的任务需要完成,而且这些部分都被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分开。

音乐专业的新生是不可能即兴发挥的。但是一旦掌握了演奏乐器的技巧,并且运用自如,即兴演奏不是问题了。我就亲眼见过拉二胡的民间艺人,只要你能够唱出一首歌,他无须看乐谱就能拉出曲子来。

情节点游离的案例

情节点可能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它不一定每次都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

第一情节点定义的本质是抓住情节点的意义,而不是情节点是什么。

情节点的重要程度左右不是关键。当主人公的探索真正朝向设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故事由布局模式转向反应模式。

重要的是第一情节点上产生的重大危机,而不是情节爆发的程度。

情节点丢失之时

第一情节点应该出现在故事的1/4处。但是作为作者,你有权决定第一情节点出现的位置,这有赖于前面第一部分情节的设置顺序。

如果第一情节点出现的位置拖后到故事的1/4以后,那么就需要在情节点之前多安排几个曲折的情节,并将重大危机加以深化。 或者安排引人入胜的引发性事件,勾起读者兴趣,持续推动事件的构建和发展,直到第一情节点出现。不然读者可没什么耐心等着你铺陈你的故事。

如果情节点出现得比较早。就必须在指定的位置上设置一个转折点,从而强化故事的危机程度,这仍需遵循第一情节点(在指定的位置)所定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情节点是提早出现的,就需要等故事进行到1/4的时候来设置这个转折点,以确保它改变了主人公原来的探索历程。

情节点:一系列的场景还是一个特定的时刻

第一情节点的有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这是一系列场景或者故事设定带来的结果。第一情节点浓缩于某一规定的地方,并顺势出现在那里。

哪一幕场景才是情节点并不重要。读者并不关心这些。场景作为一个整体,达到了故事的目的。这是一系列事件执行之后的结果,而不是由单独场景的任务所决定的。

讲故事的关键是:理解故事结构是什么、它在哪里发挥作用。

总结

不要把精力放在情节点出现在哪里。

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引起利害关系、戏剧张力以及引发读者共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