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很简单----教孩子阅读,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认识的每一个人,令你感到幸运之事都是冥冥中等待你去实现的安排。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讨人喜欢,勇敢,聪明,有爱。其实,要培养这样的孩子很简单,就是让孩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说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是绝不相同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做呢?我想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可以给我们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是Role Job的法人,阅读指导培训师。作者也是从创业之初开始意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从而也从中获益,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也就是关于阅读,记忆等能力的讲师。我们可以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学到如何把读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1。高效阅读。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学会选择书。孩子感兴趣的书,吸收就会更多,阅读兴趣也会更高。如果要做到高效读书,那么就必须要有目的去读,当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半功倍。而且在读书中要做到有意识的输出,比如说可以记孩子把书中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为了做高效读书,作者大岩俊之指出可以采用并列读书法,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同一时期读几本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书,这样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记忆并且产生头脑风暴。
然后我们可以教给孩子通过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等确定阅读主题,找到自己在阅读中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围绕主题来写的,我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2。记住书中的内容。这可以分为做笔记+记忆两个部分。边读书边做笔记。也就是奥野宣之所说的葱鲔式读书法。要做到摘要+感想+总结。作者大岩俊之在这里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做笔记的方法就是用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存储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实现目标。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偿的一种思考方式,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一种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比尔。盖茨等众多领导人,学者都十分喜欢这种方法。而各大公司如波音,英航都使用这种方法在业务培训中。思维导图区别于普通笔记有各种好处,比如可以更好的整理思路,提高记忆力和构图水平。在制作中容易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而且可以用简单的词来总结。在记忆中,图片比声音,文字都有更好的记忆效果,所以这种可视化的效果可以更好的存储在我们的脑海中。
大岩俊之给我们列出了具体的方法:
准备空白的A4/A3纸,最少6种颜色的水彩笔,当然还有一本书。制作思维导图的前提是你必须读完了一遍书。
纸需要横着放,这样更容易开拓思路。笔需要用彩色的,不用黑色的。彩色可以给到更多视觉刺激,更有利于记忆。思维导图是从中间发散的。中间的也就是最重要的主题,需要更的足够大。然后从中间的主题中像树枝一样发散出去。分枝越细,字越小。
一般最开始我们就记录到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然后就可以根据我们前面确定的目的和问题等进去制作。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先读一遍书才能开始做思维导图的原因。只要我们从各种不同的分枝去发散,就会产生更多的冲击和刺激,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和理解书本内容。
对于孩子来说,通过思维导图,对写作文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全面的认识事物。这里是两个例子。
那么,又是需要怎么样指导孩子来记住呢?首先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呢?其实这就要说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根据此绘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不主动去记忆,那么只需要一天时间,我们就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所以如果要记住的话,我们就需要反复阅读,这样才能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反复阅读记忆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去反复阅读和记忆。
作者在这里还提出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在社会学中所说的“二八定律”。也就是说一本书中重要的部分只有20%, 另外80%只是用来阐述这20%。而在这20%中,其中最重要的只有4%。也就是我们可以在读书中集中精力来理解这4%。这样我们花的时间少了,但对书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它各种记忆法来记住书中内容,比如有感情的阅读,编成故事,首字母记忆法,环境记书法等。
3. 当然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这也是我们读书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难骈做到的事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让孩子先确定确定目标后,想像一下自己完成目标时的样子,当然我们也更要知道自己现在位置,与我们的目标的距离,如果要达到目标,我们实际需要怎么做。把行动细分成从明天就能开始作的小步骤,并且把你的行动告诉别人,这样可以更多的激励到自己。这正是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作者提出的具体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实用性阅读指南》正是教给我们方法,并且让我们实践的一本好书。对于孩子,就像父母一样给出指引,让他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