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6-18 16:07:11

前几天跟朋友一起吃饭,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吐槽大会”。提起老公,每个女人胸中的不满,都足以汇成一座水库。一旦开闸,怨怼便像洪水一样倾泻而出。最后,连说的人自己都震惊:天哪,我竟然积聚了这么多委屈。

而老公们擅长胡搅蛮缠。他们的耳朵和大脑之间大概有特殊的勾回,听到的和理解的不同,理解的和解释的不同,解释的和行动的不同。

于是朋友无奈地叹道:“这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男人。”

结婚几年后,夫妻的感情大多都变了。记得最初恋爱时,他明明自带背景光,现在黯淡的呀,在灯光下都看不清。灰蒙蒙的,像一件旧家具。而他看我的目光里,也多是习以为常。

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想起莎士比亚中的句子:“无论我们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

那么,这“不过如此”的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于是翻开《亲密关系》,详读第8章,看看学者如何解读“爱情”。

《无论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by 程不诺

01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吗?

 这个问题似乎是一句废话。然而纵观人类历史,便会得出颠覆认知的实情:对婚姻来说,“爱情”是个新鲜玩意。

在古希腊,王室通婚,最看重的是血统。娶个表妹,嫁给堂兄,才是正当的婚姻。

在古罗,结婚就是结盟。夫妻是朋友,也是享有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人,最大的共同目标是造人。

在12世纪的欧洲,终于出现“爱情”这回事,但它的意思,却有点意思。特指未婚男青年,与有夫之妇之间的,非正当的感情。

那么,嫁给爱情这么政治正确的观念,到底是什么时候确立的?作者说了,“即使在今天,全世界仍只有局部地区的人确信,浪漫爱情应该与婚姻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想,婚姻是项目,而爱情是玄学。没有激越的爱情,不见得没有高质量的婚姻。相反,处于糟糕婚姻中的夫妻,也不一定不相爱。

爱情,可能真的只是婚姻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而已。但如果有幸嫁给爱情,就别轻易让它溜走。

《无论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by 程不诺

02  爱情为什么会变味?

你听过“七年之痒”吗?这似乎是“爱”备受挑战的一个关卡。然而统计数据给出的结论更残酷: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婚姻之后的第四年,是离婚最频繁的时间段。

实际上,当初怀着热望要共度一生的两个人,在结婚的第2年,向对方表达出的情爱,就减少了一般。

到底是什么使爱情变了味?

书中介绍了由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忠诚三部分构成的。每个成分的强度有高低变化,所以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各不相同。另外,这三个成分还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学家海伦·费希尔认为,存在三种既相互联系又截然不同的爱情组成成份,是由三个不同的生物系统控制的。

首先是性欲或性驱力,由荷尔蒙调控。

其次,吸引力,由特定脑区里控制奖赏情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可能的)5-羟色胺来调控。

最后是依恋,指长期的伴侣关系所带来的舒适、安全的情感,由神经肽催产素调节。

所以,并不是我们诚心想要改变爱情,而是身体自己做出的反应。

需要特别说明的事,这些理论并非完全正确的。实际中,爱情显然复杂得多。但它的可贵之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爱情的方式。

《无论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by 程不诺

03  爱情是盲目的吗?

 从爱情的三角理论延伸出两种类型,在许多爱情关系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之一被称为“浪漫狂热之爱”。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派出美丽的女性,去会见只身一人的年轻男性。会见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在吊桥中央,一种是在又宽又平稳的桥中央。相遇后,女助手邀请男士回答一些问题,然后热情表示感谢,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提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致电问询。

实验结果是,吊桥上的男性更有可能给女助手打电话。

由此,科学家推断,摇晃的吊桥所引起的紧张兴奋感,会被受试者以为是陌生人所具备的浪漫吸引力。这是“错误归因”所引起的“兴奋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把因走吊桥而产生的心跳紧张,当成了女孩魅力导致的心跳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是“肾上腺素”增强了人们的爱情体验。

为什么爱侣争吵和好之后,会显得格外亲密?或许“愤怒”本身就是激情的来源。当然,前提是有度,不然也就谈不上“和好”了。

浪漫爱情的盲目,还体现在思维上。科学家依旧以实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参与实验的男子,被要求扮演饭店的经理,评价一位女子的宣传演讲录像。在录像中,女子的表现有好有坏,按说可以轻易分辨。然而,当受试者知道要与录像中的女子约会时,他们几乎无法判断女子的表现了。

结果表明,人们会低估或忽视爱侣的缺点。

《无论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by 程不诺

04   爱情如何持久?

书中总结了促进浪漫有三个原因:幻想、新奇、唤醒。然而,经历过数年婚姻的人一定发现了,我们和爱人越来越熟悉,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平常,很难再感受到初遇时的心跳。

这是爱情消失的信号吗?其实并非如此。无论爱情的观念如何变迁,总有人能保持长久稳定的爱恋关系。他们的秘诀,往往不是永久保持“浪漫狂热之爱”,而是培育出“相伴之爱”。

书中提到,当问及数以百计的结婚至少15年以上的夫妻,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能持续时,他们并没有像浪漫的爱人所认为的那样,会为配偶做任何事情或者失去对方会很痛苦。恰恰相反,他们提出的两个最多的理由是:

一,“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二,“我很喜欢配偶这个人”。

持久满意的婚姻,似乎包含了很多成分的“相伴之爱”。

最后,作者提出一份“爱情策略”。

“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

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

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

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感情,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

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阅读完这一章,get到两个点:

第一,虽然激情很容易、也势必消失,但它并不代表爱情的全貌。

第二,爱情最大的敌人不是争吵,不是平淡,而是“厌倦”。

所以,要努力成为有趣的人,与伴侣一起,多做有趣的事。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和已知的人探索未知的世界”。除此之外,还需学会享受平和安稳的时光,即使心潮不再澎湃,也不要忘记相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