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6-21 22:37:0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y 水之湄mm

图片来自网络

从母亲那儿回来,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屋子,整理书架上凌乱的书籍时,随手拿起《东京塔:我和妈妈,有时还有爸爸》翻看了几页,居然就放不下来了。于是这天下午的时间,也都交给这本书了。

三月份,一位朋友送给我几本小说,我把它们带回家之后,因为忙就没有上读,只是把它放到书架上时,目光扫到封面上的介绍文字,“日本哭泣小说首席代表,日本书店店员最想卖的小说“。我当时心里暗笑,全是噱头,一本畅销小说有这么神奇吗?之后的日子里,我的兴趣不在小说上了。忙忙碌碌地生活推着我往前走,总感觉有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完。,就再也没有留心过这本书。

可是六月里的这个周日,当我打开它之后,便无法放下。

书中讲述了一个很平凡的老妈,在儿子雅也三岁时,便带着他离开丈夫,独立抚养着他。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买机车给我的老妈;一直到得了胃癌的临终,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不放弃地想在最后留一点什么给我的老妈;怕死后还要麻烦别人,预先为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的老妈。……

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时快时慢地在文字里穿行,时不时地抹起眼泪。读到母亲去世时的章节,我更是哭得稀里哗拉。雅也的母亲一生都在为孩子而活,至死放心不下的仍是自己的孩子。这世间的母爱大抵都是如此,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孩子无私地奉献着。

掩上书的时候,我满脑子想到的都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病了,最近两个月她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虽然她没有抱怨什么,但是看到她孤单落寞的神情,总是感觉特别的心痛。每个星期天,我尽可能的回去陪她,和她说说话,给她一些安慰,那些时候母亲总是很开心。只是离别的时候,她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不舍。

不在她身边的时候,我的心总是悬着,担心她的状况。母亲的病,母亲的痛,母亲那无奈的叹息,如尖锐的针,不时刺痛我的心。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为她分忧。我常常自责,在那些本来可以为母亲分担的时候,自己做得实在太少。而从小到大,我的母亲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太多。

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有工作要做,母亲一个弱女子,家里田里一身挑,每次忙收忙种,我们家都没有落在后面,其间母亲所经历的辛苦不是我所能够体会的。邻居们总是说我母亲太能拼了,而且也过于疼爱我们几个孩子。我也眼见得别家的孩子都被大人叫着去帮忙,有些人直接辍学回家劳动了,可是母亲呢,舍不得让我们多下田,农忙时偶然会叫上我们去帮忙,也是拣轻快的活儿让我们做一点。

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们懂得体谅母亲,也会主动去帮她,母亲也不会让我们太累着。她手脚麻利,什么活做得都快,不多会儿我们任务都被她揽过去大半了,说是去劳动,其实也就是去跟母亲做个伴呢。

长大后,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重心有些偏移,回家次数少了。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姐弟几个,还有我们的孩子。时不时会和父亲一起,给我们送新鲜的菜蔬和鲜玉米什么的。我们呢,在母亲无尽宠溺的目光中,感觉自己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平素我们姐弟几个带孩子回家,母亲总是忙里忙外的做饭做菜。而我们呢,要么忙着照顾孩子,要么坐在那里闲聊,坐等母亲的家宴开席。偶然过去帮忙,母亲也不过是让我人剥两根葱或者几瓣蒜之类的。母亲记得大小孩子的喜好,这一个不能吃辣,那一个又无辣不欢。这个孩子不喜欢吃葱姜,要挑拣掉,那一个又喜欢吃纯肉,加菜前要先盛些出来。每个人的口味母亲都要照顾到的,这也着实费了不少心,有时一个菜就得有几种做法呢。

母亲做的每样菜味道都不错。她烧的,更是我们小辈们公认好吃的一道菜。每次我们回家,母亲做的菜里面一定是有鱼的。孩子们争争抢抢,一条鱼就只剩下骨头了,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母亲总是笑得很开心。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会问“啥时回来,我让你爸买鱼去。”

一直以为我的母亲都会好好的,虽然有些小毛病,定期挂水保养,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不诚想,短短几个月母亲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了。许是母亲年轻时拼命干活,身体亏空得太厉害了。年纪大了各种病都出来了。几个月前,母亲说她的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我们便带她去检查,又做了白内障切除手术。做手术的时候,医生说母亲的眼睛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手术后效果不一定能好。征求母亲的意见,她说要做手术,哪怕视力能好一点也行,她还能给她的孩子们做做饭。

如今手术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可是母亲的视力却并未好转多少。母亲的心情有些急躁,要强的母亲有了无力感。如今她看不清手机上的数字,连打电话也变成了很难的事情。随之带来的恐慌在母亲的心里挥之不去,她倒不是担心自己会怎么样,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没办法烧鱼给你们吃了。”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带着歉意,仿佛错的是她。正如作者所说《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中所说“所谓的母亲,是没有欲求的”。我的母亲,她的心里也只有她的孩子。

看着母亲日益消瘦,感觉很是心疼。我的母亲每天在艰难的生活着,可是她却很少抱怨。哪怕是眼睛出了问题之后,还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询问她的身体情况,母亲总是笑着说:“我的身体还好,不要担心我。”有的时候怕我们担心她,反过来还会劝慰我们。她说她会好好撑下去的,要看着孙子辈成家呢。

母亲不愿搬过来和我们同住。我们姐弟开始轮流回去陪伴母亲。但是终究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有时因为事情耽搁,回去不及时,给父亲打电话时,母亲就去在旁边说,“要是忙就别回来,我的身体还好,不用担心。”但是我知道她是多么希望她的孩子能陪在她的身边。父亲常常说,“你们一来,她的病就好多了。”儿女的陪伴是她最好的药,能止她一时的痛,让她忘了疾病。

从前回家,就是去索取的。吃着喝着自不用说,走的时候还要带上母亲从园里摘来的各种新鲜菜蔬。道别时母亲的脸上是含笑的。可如今呢?每当我们要走时,母亲的就显得非常落寞,她跟着摸索着跟我们走到大门外。看着她瘦弱的身影,心里总是酸酸的。一直以为我的母亲永远都是健健康康的,有无穷无尽的爱供我们享用。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母亲她就老了呢!她对儿女多了一份期待和依恋。

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努力哄她开心,希望母亲的眼睛能够好起来。心里又时时担心,怕她的病情加重,一颗心总是不能安。总想着为她做些什么,可是无论怎么做,都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母亲,你要好好的,一定要好好坚持下去,让我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回报您。女儿愿竭尽寸草之心,给您带去更多的欢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