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风格成就孩子的未来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7-02 13:52:04

《家庭教养风格成就孩子的未来》by Jk不二子

1

咨询室里坐着那个小男孩,叫亮亮。看上去挺乖的,可是在父母眼里,他是个问题一堆的“小麻烦”∶不愿意上学、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沉溺网络游戏……

亮亮的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从他们的谈吐看得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上心的。

当谈到家教风格时,亮亮爸爸很骄傲地说,“我们一直是民主教育。亮亮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买了手机,还特地给他办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们就一直坚持亲子阅读。亮亮很喜欢读书,没想到现在……唉!”

为什么民主教育下的亮亮会变得这样?

深入了解后,发现亮亮的父母是给孩子买了手机,然而每天晚上孩子睡觉之后,他们都会偷偷地查看手机。虽然孩子很喜欢读书,但是他们不允许孩子看“额外的书”,不能上所谓“不好的论坛”。他们所做的,只是想控制孩子和外界的联系。

现实中,有不少像亮亮父母一样的家长,以为自己是民主型的家长,其实是假民主型,换汤不换药。

2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四种家庭教养风格。

A:代替孩子成长的溺爱型

无限满足孩子,很少提出要求,做了孩子应该做,可以做的事。父母的过分保护,剥夺了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 ,责任心不足, 失去归属感。

这种教养风格容易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长大以后,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B:放任孩子成长的忽视型

亲子感情冷漠,父母对孩子不提要求和行为标准,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不足。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情感上被忽略,他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C:限制孩子成长的控制型

父母拿自己标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过于干预限制了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孩子缺乏安全感 ,焦虑, 适应性差。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比较乖, 但是孩子不快乐。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D:支持孩子成长的民主型

父母主动关爱,设立规则,温柔并坚持执行。亲子之间彼此尊重,你可以有你的想法, 我可以有我的想法。爱而不惯,言而不苛,民主平等,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同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3

我们现在都知道民主型最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在现实中,要切实执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控制型和民主型父母都对孩子有控制欲,但他们对孩子的控制是有实质性区别的。

控制型父母的思维模式是“我觉得你应该……”“我都是为你好……”(此处省略数千字)他们很少顾及孩子的情感,并不关心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们强迫孩子去遵守那些只是体现他们父母自己意愿的规则和标准,他们几乎不给孩子任何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控制型家庭生长的孩子自我评价比较低,情绪上也有很多焦虑。

有一次我陪儿子看视频,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演示切玩具水果。

小女孩一边切,一边认真地解说,“这是鱼。我不喜欢吃鱼,因为鱼有腥味。”

在一旁拍视频的妈妈上说,“鱼营养很丰富的,应该要吃。”

小女孩有点尴尬,没有回应。

这两句对话很有意思。孩子对鱼的认识是从她自己的角度产生的,她觉得有腥味不喜欢吃,并没有错,她只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认知。

而妈妈的回答却是给她的话以否定。不管鱼是否有腥味都必须吃。你看,即使是这样用心的妈妈也没意识到自己无形中想控制孩子的想法。

这种民主型教育骨子里是策略版的控制型,父母通过学到的各种策略方法,和娃斗智斗勇,以达到自己提前设定好的目的。可悲的是,由于家长本身就是在控制性的教育中成大的,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欲。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也是民主型的家长,因为我平时会以理解孩子的姿态去和他谈心,和孩子相处愉快。为了让娃更好地成长,我给他制定了各种学习生活计划。可是总是会有不如愿的事情发生,最明显的就是孩子会反抗,会说“不要!”。

比如,我总觉得孩子没有吃饱,连哄带骗让他多吃几口,可是每次他都会吐出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抓狂,有时还会忍不住吼他,甚至打他屁股。

后来,我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发现自己内心是想控制孩子的成长。我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设定好的路走,尽管也很注意尊重他,但是心里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我所做的很多事情只是引导着孩子往自己设定的目标上靠。

这种“定时定量”的方法并不奏效,于是我决定改变,更多听孩子的决定。比如吃饭,当他说“饱饱了”,我就收拾碗筷,培养他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想到,孩子吃饭却越来越好。

可见,如果民主包裹着控制的外壳,最后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4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民主型的爸爸妈妈不随意打骂孩子,善于分析引导孩子的行为,合理应用奖惩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他们经常召开家庭会议,然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让宝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民主型父母理解和接纳孩子。在关心和考虑孩子想法的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向孩子解释必须遵守某些规则的道理,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自愿地去遵守父母的规定。

民主型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灵活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孩子能够达到的,而且,父母会让孩子自主决定怎样达到父母的期望。

温柔地坚持,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教育态度最集中的概括。

家庭是每个人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每个人初生下来都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带着父母的教育的烙印。生病的是孩子,该打针的是父母。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