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这次又“怂”了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8-07-12 10:42:08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1-

不出意外,徐峥演的角色在这次电影里又“阳痿”了。

这是我前几天和我一位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说到的情况。我俩同为徐峥的粉丝,徐峥相关的电影反复都看过很多遍。

徐峥“阳痿”算是我们的一个密语,也是实话。

在《我不是药神》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徐峥来到女主角家中,离婚又没钱的他想和女主角一晌贪欢,却在最后一刻因为看到女主角的窘境,良心发现,临阵脱逃。

面对这种桃色场景,临阵犯怂,屡次“阳痿”的桥段在徐峥的电影里并不鲜见。

2006年,徐峥主演《爱情呼叫转移》,这部爱情魔幻喜剧电影里,他只需要在手机上摁一个按钮,就能邂逅不同类型的美女,发生一段艳遇,可在几位女性的反复周旋当中,徐峥遇到了一位年轻美女小虾(黄圣依),在一起看世界杯的时候,刚想发生些什么却被意外打断。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时间来到2009年,狂减了20多斤的徐峥来到了戈壁滩,开始拍摄《无人区》。在《无人区》内,他和余男在路边的黑加油站也有过一场莫名其妙的艳遇,可同样,徐峥饰演的律师心神不宁,仓皇而逃。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在2015年上映的《港囧》中,徐来长途奔袭,精心谋划,无非是想和初恋女友久别重逢,可在房间之中,面对已经坦然接受的初恋女友,徐来又一次选择了放弃。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低俗类的不算),性能力往往是一个男人在男女关系中地位强弱的体现,在一段关系当中,谁强势谁弱势,往往可以通过一段床戏一目了然。

譬如在李安大名鼎鼎的《色·戒》中,电影里,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和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的关系强弱在三段床戏当中展现地很具体,认真看过电影的都知道,两者从被支配、相互抗衡和掌握主权转折之中,床戏成了串联和表现的一大关键。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也不仅仅是男女关系,这种桃色隐喻往往在电影里象征着男性的自信与强大,性能力本身就是男性象征的一部分。

在电影《老炮儿》里,冯小刚饰演的六爷与许晴饰演的话匣子,在理发厅后入的那场戏,六爷也很光荣地软了,这恰好是六爷难复往日荣光的证明,性只是道出事实的一句俏皮话。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说到这里,再来看徐峥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这些尴尬的巧合,对这些情节抽丝剥茧 ,除了在关系当中的性无能和性不能,“阳痿”的徐峥想要向大家表达的,是一种普遍的焦虑感。

我们再来看看在几部电影中徐峥的形象:

《爱情呼叫转移》:主角是厌倦平淡生活,与发妻离婚的中年男人,有房有车,但也有月供,渴望刺激生活,但难以支付高昂代价。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无人区》:饰演小有名气但锱铢必较的律师,为了几十万远赴边疆打官司。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泰囧》:饰演上市公司合伙人,和自己合作伙伴闹翻,正在历经离婚。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港囧》:饰演因为妻子和妻子的家人放弃自身艺术理想,与老婆家里人矛盾重重,并从一个画画的,变成一个设计胸罩的,同时生育恐慌的男性“吃软饭”。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我不是药神》:印度神油店老板,一事无成,离婚后,前妻找到一个有钱丈夫,要带着孩子移民,自己的父亲手术没钱。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这些所有情节,离婚、家庭矛盾、事业危机都是标配,而“阳痿”只不过是和脱发类似的一种表现。

一言以蔽之,都是小人物。

和周星驰式的小人物不同,徐峥式的小人物往往已成家或已立业,甚至还小有成就,却因为人生困顿,止步不前,难以和生活把酒言欢,坦然和解。

这就是徐峥一直想表达和阐释的——中年焦虑。

-2-

尽管徐峥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一名喜剧演员,但是他确实不是喜剧演员出身。

1994年,徐峥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以后就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担任话剧演员,之后的徐峥连续参演了《商鞅》、《陪读》等话剧,并迅速成为中心的顶梁柱。

1998年,徐峥主演的话剧《股票的颜色》,让他拿到了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随后的2000年,他算是小试刀地饰演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春光灿烂八戒》,这类角色对当时的徐峥难度并不大,但是电视剧的大热让小众圈子的徐峥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可在2001年,徐峥饰演了法国女艺术家雅丝米娜·雷扎的话剧《艺术》,这是一部微妙的讽刺喜剧类话剧,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徐峥带着《艺术》在上海连续出演了三十余场,大获好评。

在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之前的徐峥,算是一个还算不错的话剧演员。如果没有参演电视剧的契机,可能在话剧圈摸爬滚打数年,成为金世杰或王砚辉式的金牌配角。

可能上天觉得该给这个年轻人一点意思。

因此,做喜剧演员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就红了,还是饰演一个喜剧角色红的。

就算这个事情,时隔多年以后还被无良无德的上海喜剧同行周立波拿来调侃:

我觉得他(徐峥)演猪很像,演人很囧。

虽然周立波的话近乎无聊且无耻,但这多少说明了在徐峥身上的最大标签就是喜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看《无人区》的时候吐槽说:这怎么不是喜剧片。

和卓别林、周星驰这类伟大的喜剧演员类似,徐峥在台下并不那么“好笑”,他往往在访谈中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善措辞的慌张。

《泰囧》刚拿到票房冠军那会儿,徐峥上台做嘉宾,一旁的黄渤在说话,他在无意识地双腿打着摆子。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他在和台上的人反复说着他对于喜剧的理解和解读,认真到不可爱。“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他强调。在讨论喜剧的时候,徐峥并不喜感,甚至有点陌生。

在大众认知和自身选择之前,徐峥很焦虑。徐峥并不是不想做喜剧演员,也不是做不好喜剧演员,他只是不想仅仅是喜剧演员。

可徐峥的野心又何止于野心?可徐峥却不仅仅只是想拍几部大卖的喜剧电影,做一个成功的喜剧演员。

在近些年也不难发现这些趋势,无论是《推理大师》、《无人区》还是《幕后玩家》和《我不是药神》,凭借“囧系列”已经跻身国产商业片有了足够论价资本,放胆去拍严肃题材。

悬疑、现实、推理和黑色幽默,虽然在电影里依然有零星的喜剧元素,却充其量不过是咖啡中的白糖,略微冲淡了些苦涩。

喜剧更像是他理解和解构这个世界的方式。

-3-

《泰囧》刚刚拿了票房冠军那会儿,所有人都在盯着徐峥。在一次访谈里,徐峥提到:

刚破(记录)那会儿完全没想到,猜到可能会比较好,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在《泰囧》上映以后,徐峥还带着团队来到电影院做过一份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的人他的笑点和泪点都是不一样的。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到了《港囧》,徐峥的目的才显现了出来:

我希望撬动中年男人这部分的票房,去讲述贴近他们心理状态的故事。

中年男人的心理状态,就是中年焦虑。

在徐峥电影里离婚、事业部危机和性无能一直是绕不开的永恒佐料,徐峥饰演的中年人永远愁眉苦脸,难展笑颜,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商铺小贩都面对生活的重压难以抬头。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同样,在徐峥身上我们也能找到中年焦虑的影子。他出道就是严肃演员,却误打误撞成了喜剧演员,并且继续做他的喜剧演员,演员转行导演和电影制作,转型的第二部就拿了全国票房总冠军,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人到中年的徐峥,焦虑了很多年。在囧系列之后的徐峥,将自己的喜剧生涯推到了顶峰,可他就像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并不认为就该如此满足:

“三十到四十岁是人生最强劲的阶段,而恰恰是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徐峥完成了两部(算上《人在囧途》的叫好应该算上三部)喜剧后,终于卸下了喜剧演员的包袱,在资本、观众和自身之间终获自由。

在这个时候的徐峥,尽管依然在拍着中年焦虑,但其实已并不焦虑,焦虑更像是他接地气的手段,创造矛盾的途径,电影创作的源泉和核心之一,却非生活的必需品。

在前几年的一次访谈中,徐峥说到如何解决中年焦虑这个问题:解决中年焦虑就是和自己和解。

我们应当如何和自己和解?当然不是妥协,不是接受自己生活在痛苦中,而是求得解决、改变的方法。

说这话的时候《港囧》刚刚上映。

时隔三年,我们再看。

2009年,徐峥搭上了武汉华旗影视公司老板刘光伟,当时后者正在运作一部小成本电影,这个电影就是后来的《人在囧途》。这部电影投资不到800万,最终收获了3700万的票房。《人在囧途》赚了钱,武汉华旗影视于是就想拍续集。当徐峥提出要导演《人在囧途2》时,却因为与华旗的“理念发生偏差”,被踢出局。

2012年,《泰囧》上映后,狂收13亿票房,发行方光线传媒拿到了4.9 亿的票房分成,而作为导演、编剧和主演的徐峥拿走了至少5千万。

2015年,《港囧》上映,虽然表现不如《泰囧》但依然拿下了12.7亿,有了《泰囧》的底气,和投资人签署协议,徐峥在电影上映前就拿到了股权,并根据协议一口气拿下了47%的票房总收入。

当今的徐峥,已经是资本界的宠儿, 是中国电影市场为数不多旱涝保收,人钱双赢的电影大亨。

在电影里的那些焦虑,徐峥可能老早就有了,但现今徐峥的中年焦虑恐怕只是表现手段和矛盾。

这个光头早就从中年焦虑当中解脱,成功和自己的生活和解。

忽然想起徐峥早些年的一句话:

“我焦虑的比较早,20多岁就开始焦虑了。”

说这话的徐峥可能想起的是当时出演电视剧的自己。

如此生活二十年,也最终和生活和解。

《徐峥这次又“怂”了》by 黄不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