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现代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第38页(3806字)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

水泥熟料矿物成分遇水后,很快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多种水化物,并放出一定的热量。水泥之所以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主要是水泥熟料中几种主要矿物水化作用的结果。水泥熟料主要几种矿物水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从以上化学反应式可以看出,水泥水化反应后生成的主要水化物为:水化硅酸钙(3CaO·2SiO2·3H2O)、氢氧化钙[Ca(OH)2]、水化铁酸钙(CaO·Fe2O3·H2O)和水化铝酸钙(3CaO·Al2O3·6H2O)。

另外,水化铝酸钙与石膏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也称为钙矾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3CaO·Al2O3·6H2O+3(CaSO4·2H2O)+19H2O→3CaO·Al2O3·3CaSO4·32H2O

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针状晶体,沉淀在水泥颗粒的表面,从而阻止了水分的进入,降低了水泥的水化速度,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

以上是水泥水化的主要反应。在水化产物中水化硅酸钙所占比例最大,约占70%左右;氢氧化钙次之,约占20%左右。其中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为凝胶体,对强度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钙矾石皆为晶体,它将使水泥石在外界条件下变得疏松,使水泥石的强度下降,是影响硅酸盐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可塑的水泥浆。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水泥浆逐渐变稠并失去塑性,但尚不具有强度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随着水泥水化作用继续进行,当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变成坚硬的石状物——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

水泥石的凝结和硬化是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这些变化决定了水泥的一系列技术性能,对水泥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水泥的凝结硬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水泥加水拌合,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分散在水中成为水泥浆体,如图4-3a所示,此阶段水泥与水尚未开始水化反应。

图4-3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示意图

(a)分散在水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b)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物膜层;(c)膜层长大并互相连接(凝结);(d)水化物进一步发展,填充毛细孔(硬化)

1-水泥颗粒;2-水分;3-凝胶;4-晶体;5-水泥颗粒未水化内核;6-毛细孔

2.水泥颗粒与水接触后,很快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物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凝胶膜层,水泥浆仍具有可塑性,如图4-3b所示。

3.水泥颗粒不断水化,新生水化物不断增多,使水化物膜层增厚,水泥颗粒相互接触形成凝聚结构,如图4-3c所示,水泥浆体开始失去塑性,这是水泥的初凝。

4.随着以上过程的不断进行,固态水化物不断增多,水泥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表现为水泥的终凝,开始进入硬化阶段,如图4-3d所示。

5.水泥进入硬化期后,水化速度变慢,水化物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多,水泥石的强度也相应提高。只要条件适宜,硅酸盐水泥的硬化在长时期内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三)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

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也就是水泥强度的发展过程。为了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水泥,并在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泥的性能,必须了解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物组成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各种矿物组成的凝结硬化速度不同,当各矿物的相对含量不同时,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就不同。当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相对含量较高时,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快,则凝结硬化速度也快,同时水化热也比较大。

2.水泥细度的影响

试验充分证明:水泥颗粒的粗细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强度及水化热等。这是因为水泥的颗粒越细,其总表面积越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则也大,因此水化反应迅速,凝结硬化也相应增快,早期强度也较高。但是,如果水泥的颗粒过细,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反应,导致水泥不宜久存,过细的水泥硬化时产生的收缩也较大,水泥磨得细,耗能多,成本高。

3.水灰比大小的影响

水泥浆的水灰比,是指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之比,这是水泥凝结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水灰比较大时,由于水泥颗粒间被水隔开的距离较远,颗粒间相互连接形成骨架结构所需的凝结时间长,所以水泥凝结较慢;而且水泥浆中多余水分蒸发后形成的孔隙较多,造成水泥石的强度较低。

4.养护条件的影响

养护环境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这是水泥凝结硬化的必要条件。温度对水泥的凝结硬化有明显影响,温度越高,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越快;温度越低,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减慢。特别是当温度低于0℃时,水泥凝结硬化停止,并有可能在冻融的作用下,造成已硬化水泥石的破坏。因此,水泥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水是水泥水化、硬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周围环境的湿度越大,水分不易过快蒸发,水泥水化越充分,水泥硬化后的强度越高;若水泥处于干燥环境,水分很易过快蒸发,水泥浆体缺水会使水化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强度不再增长。因此,水泥混凝土工程在浇筑后2~3周内要洒水养护,以保证水化时所必需的水分。

5.石膏掺量的影响

石膏是水泥中的缓凝剂,主要用于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是水泥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关键是掺加必须适量。如果石膏的掺量太少,缓凝效果不显着,起不到缓凝剂的作用;如果石膏的掺量过多,石膏本身会生成一种促凝物质,反而使水泥快凝。

适宜的石膏掺量主要取决于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和石膏中SO3的含量,同时也与水泥的细度及熟料中SO3的含量有关。石膏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3%~5%。如果水泥中石膏掺量超过规定的限量时,还会引起水泥强度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使水泥石产生膨胀性破坏。所以,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中规定,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6.养护龄期的影响

水泥的水化硬化是一个较长时间内不断进行的过程,随着水泥熟料矿物水化程度的提高,凝胶体的不断增加,内部毛细孔不断减少,使水泥石的强度随养护龄期增长而增加。工程实践证明,水泥一般在28d内水化硬化速度较快,其强度增长也较快,28d后增长缓慢。

7.贮存条件的影响

如果贮存不当,会使水泥受潮,颗粒表面发生水化而结块,严重降低水泥的强度。即使良好的贮存,在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也会发生缓慢水化和碳化,经过三个月强度降低10%~20%,六个月降低15%~30%,一年后将降低25%~40%。因此,水泥的有效贮存期一般为三个月,不宜久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