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1-13 15:24:47
题引: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犯罪率领先世界。

可是从90年代开始,全美各州市的犯罪率就像商量好了一样,集体开始滑坡。

那么,推动全美犯罪率滑坡的幕后推手究竟是什么呢?

当时美国的各路专家在各大报刊上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十多年。

最终,一位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赢得了这场辩论赛的冠军。

他得出一项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颠覆性的结论:

促使全美犯罪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堕胎的合法化。

这是为什么呢?

《90后酷说<a href=/book/DaoDeJ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LaoZ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老子</a>》</a>(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by 紫侠狼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

㊣其次,畏之;

(再其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

㊣其次,侮之。

(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

㊣悠兮,其贵言。

(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1、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最高级的“有为”看起来是“无为”。

既然一个领导者“无为”,那么人们自然就意识不到其存在。

为什么呢?

2、

首先,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妇孺皆知的神医叫秦越人,外号扁鹊

魏文王有一次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是医生,谁的医术最高明?”

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扁鹊最差。”

魏文王听得一头雾水,扁鹊解释道:

“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尚未成形之前,就扼杀了病根,所以他的名声只在家门以内;

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崭露头角之时,就铲除了病患,所以他的名声不出闾巷之外;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扩散蔓延之后,病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只好求我来医治。所以我的名声传遍天下。”

魏文王恍然大悟。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by 紫侠狼

毋庸置疑,扁鹊大哥的医术是最高明的。

但戏剧性的是,大哥的名声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

只有关起门来自家几个兄弟知道,出了门,或许没有人知道扁鹊的大哥是个医生。

为什么呢?

因为大哥其实从来不给人看病,他有一个绝招:

就是在任何病情尚在孕育之时,就能让其“胎死腹中”。

也就是说,

扁鹊大哥从来都不给病毒生长发育的机会,而是在人体里创造出一种不适宜病毒生存的环境。

换而言之,扁鹊大哥的医术本质上:

是维持和激活人体本身的免疫力,从而在病毒尚未入侵到你身体的“核心阵地”之前,就将其一举歼灭。

所以,你永远不会生病。

3、

其次,我们从细胞生理学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

众所周知,人类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处在“新陈代谢”的状态中。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旧细胞死亡,新细胞诞生的过程。

每个人每天新陈代谢的细胞数量不只是成千上万,而是数以亿计。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

有一些细胞会在“脱胎换骨”之后变成“反叛者”,俗称细胞变异。

这些细胞拒绝遵守基因的命令,强烈要求自由和民主。

于是宣布独立,从此自主地进行繁殖和分裂。

最终这些细胞们会在人体内发展成两种形态:

一种是良性肿瘤(癌症早期),一种是恶性肿瘤(癌症晚期)。

没错,这些“反叛”的细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细胞。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by 紫侠狼

4、

接下来,还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数据: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每天至少都会“意外”产生3000个以上的癌细胞。

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有的数据说是1万左右。

那么如此说来,现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全部都是癌症患者才对。

如果谁身上没有肿瘤,不好意思出门或者孤独终老倒是其次,最可怕的是一定会被科学家们关进实验室里当小白

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统计:

世界上登录在册的癌症患者人数只有1400万。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部,一定存在着一个“扁鹊大哥”式的“人物”,将我们新生的癌细胞提前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5、

事实也的确如此,现代的细胞生理学已经找出了这位隐藏的“大哥”。

它就是一直住在我们免疫系统里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简称NK细胞。

NK细胞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锦衣卫”,游移在血液中,专门监视和捕杀癌细胞。

而且它们个个都是大内高手,有关研究已经证实:

在一个NK细胞躺倒之前,平均可以斩杀27个癌细胞。

它们简直是就是当代电影里的超级特工。

当我初次接触到关于NK细胞的英勇事迹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浮现出了扁鹊的大哥。

原来我们之所以没有罹患癌症,正是因为有NK细胞多年以来一直在暗中进行保护。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by 紫侠狼

6、

前几年,世界两大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都刊登了同一项科学研究。

这项研究由丹麦、瑞典、德国、美国的科学家共同在两组小白鼠身上实验的(过程略去),结果表明:

慢跑运动能够有效激活动物身体内的NK细胞,从而大量捕杀癌细胞,减小肿瘤,甚至可能痊愈。

这个实验的成功意味着:

癌变实际上是由于身体免疫力的下降,NK细胞的减少而引起的。

健康人体的NK细胞的值高大约是23.8%,而一般肿瘤患者的NK细胞值高只有7%左右。

也就是说,

预防癌症其实很简单,只要保持NK细胞的正常值高就可以了。

可见,NK细胞与扁鹊大哥的意义是等值的:

都是“太上”级别的存在,都是在人体内创造和保持一种不适宜病毒生存的环境。

可惜的是,我们面对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位客人”的态度却是:

“不知有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们对一些肿瘤医生和治癌专家的态度则是“亲而誉之”。

这一切是多么地出乎意料,可转念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7、

扁鹊的回答告诉我们: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欠扁鹊大哥一片掌声。

NK细胞的故事也告诉我们:

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没有罹患癌症患的人,都欠NK细胞一个敬礼。

8、

第三,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说。

先讲一个典故,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则寓言。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代名相叫孙叔敖(约630~前593)。

有一天,小时候的他在野外游玩。

不料遇见了一条两头,于是回家大哭。

母亲问:“你哭什么?”

小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只要见了两头蛇的人都必死无疑,我恐怕要不久于人世了。”

母亲又问:“蛇呢?”

小孙叔敖说:“我怕其他人看见也难逃一死,所以把蛇杀掉埋了。”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by 紫侠狼

当然,后来他并没有死,而是当上了楚国的令尹(军政最高长官),名垂后世。

后来司迁写《史记》,还把他排在了循吏列传里的第一名。

其实这则寓言,除了思想美德的启示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我们假设这个故事属实,古时候真的有两头蛇,见了两头蛇的人几天之内也真的必死无疑。

当孙叔敖和两头蛇“同归于尽”之后,自然有一些其他的村民会路过两头蛇曾经出没的地方,但那时两头蛇已死,所以他们并没有性命之忧。

那么请问:

这些村民们会感谢孙叔敖救了他们一命吗?

先别急着回答,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9、

再举一个例子:

譬如,有人种了一颗树。

白天施肥,晚上培土,日夜辛勤照料。

如果树有感情,长大以后最感谢的一定是种树人,这也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心态。

但是,如果我们从本质上思考:

促使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最大因素真的是种树人吗?

其实不是,只要略懂一点植物学常识的人就知道。

真正使植物得以生长的必备四大要素是:

水、空气、土壤以及阳光。

而人力的影响其实是最微不足道的,可我们最常见的实际排序却恰恰相反:

树会忽略水,无视空气,感觉不到土壤,意识不到阳光的存在,唯独对种树人感恩戴德。

也就是说,树对水、空气、土壤以及阳光的态度是:

不知有之。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将这个场景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当中来观察。

10、

前不久见诸报端有这样一则新闻:

安徽省的一位小学生在雨中骑车狂奔,不慎碾到马路上的一块石头,当场摔倒在地,满脸是血,意识昏迷。

幸亏周围有几位好心的路人把他送到医院就诊,事后,少年对施以援手的路人们千恩万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