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辨证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6页(2069字)
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体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而成,并有赖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综合作用。其中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生气之根。肾主先天之气,脾肺主后天之气。后天得先天,生生不息;先天得后天,化源无穷。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是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配合心、肝、肾等脏腑共同作用下生成,它有濡养各脏腑组织的作用。小儿气虚、气滞与血虚、血瘀、血热、出血等证均较多见,故常需进行气血的辨证以补充脏腑辨证的不足。
(一)气病的辨证
1.气虚证 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虚弱证候。表现为乏力、倦怠、气短、哭声和语声低弱无力、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体胖淡,脉象虚弱,指纹淡等。常见于小儿营养不良或大病、久病之后。所谓“气陷”,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升反而下陷,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如中气下陷或脾虚气陷证。所谓“气不固”,是指气虚而失其固摄之能所表现的证候。如卫表不固常有自汗,易感外邪;气不摄血,即脾不统血,可见各种出血。所谓“气脱”,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的垂危证候。气脱与亡阳常同时存在。临床上常见的气虚证有心气虚、肺气虚、胃气虚、脾气虚、肝胆气虚、肾气虚等。
2.气滞证 又称气郁证、气结证。是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体阻滞、运行不畅所引起的证候。表现为闷胀、疼痛,疼痛的特点是胀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气滞胃肠则腹胀、腹痛,其胀痛常随嗳气、肠鸣、矢气而减轻。肝气郁滞则胁痛,脉象多弦,可无明显舌象变化。如小儿伤食或肝炎等病时均可见有气滞的表现。气滞常可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此谓气滞血瘀。所谓“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而不调所表现的证候,如咳喘为肺气上逆;呕、呃为胃气上逆。临床上常见的气滞证有肝气郁滞、胃肠气滞、肝胃气滞等。
气虚属虚证,气滞属实证,两者可互相影响与夹杂出现。如小儿气虚证,因气的运行迟缓又常出现腹胀等气滞不畅的症状。治疗可根据脏腑辨证施治,并应用补气、行气或降气等药,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二)血病辨证
1.血虚证 为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而致血液虚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表现有颜面及皮肤苍白或苍黄,唇、舌、指甲色淡白,舌质淡,脉细无力,指纹色淡等。常见于小儿贫血或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由于心主血而肝藏血,故血虚一般是指心血虚和肝血虚。血虚尚可形成血虚肠燥、血虚肤燥等证。
2.血瘀证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在血脉中流通不畅,滞留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或离经之血,未及时排出而停留于某一处者,均属血瘀。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称为血瘀证。表现为出血、紫斑、局部固定的疼痛或刺痛,肝、脾大或其他肿块;舌质紫暗、紫斑、紫点,舌下脉络曲张,舌边有紫色线条;脉细涩、结、代或无脉。临床上依瘀血的部位不同,主要有心脉瘀阻、脑络瘀阻、胃肠血瘀、肝经血瘀、瘀滞胸膈、下焦瘀血、瘀滞脉络、瘀滞肌肤、瘀滞筋骨等。
3.血热证 是指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即血分的热证。是由于血分有热或热邪侵犯血分所致。主要表现是发热、心烦、口渴、舌红绛、脉滑数或细数,如迫血妄行则有出血现象。
4.出血 是指血液外溢。如尿血、便血、衄血、咯血、呕血等,在儿科临床上以各种疾病引起的尿血最多见。临床上又可分为实热出血、虚热出血及气虚出血等。
小儿血虚、血瘀、血热与出血又需结合脏腑辨证进行治疗。以血瘀为例,肝、脾大有胁下疼痛,痛有定处者,属肝脉瘀血(肝经血瘀);瘀血证候伴有心悸、脉数或结代者,属心脉瘀阻。同样血虚亦有肝血虚、心血虚,出血亦有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血热妄行等。
小儿气与血的关系密切,血虚的患儿常同时兼有气虚,故临床以气血两虚之证多见。治疗血虚必须补血与补气药同用,如当归补血汤(补血用当归6g,补气用黄芪30g)。气滞、气逆的患儿也常导致血瘀或出血,故临床辨证气滞血瘀较常见。这些均说明了“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两者相互依赖的关系。